[發明專利]一種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666.0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5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益民;沙林;王寧會;王瀅;李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1/44 | 分類號: | D06M11/44;D06M15/564;D06M13/207;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馨 |
| 地址: | 11602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包括改性織物本體、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水性聚氨酯樹脂層,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將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其內,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將包覆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的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其內;
所述改性織物本體為多元羧酸法改性織物本體;
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中的改性納米氫氧化鎂為水熱法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按重量份,由下述組分組成:
水性聚氨酯樹脂 9-15份
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1-3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中的改性納米氫氧化鎂為水熱法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包覆在改性織物本體上的重量為5-7g/m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包覆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上的重量為25-30g/m2。
4.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織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采用多元羧酸法對織物本體進行改性,得到改性織物本體;
②采用水熱法對氫氧化鎂進行改性,得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③將改性織物本體與改性納米氫氧化鎂采用浸軋烘燥技術使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內;
④按預定重量份,將水性聚氨酯樹脂與改性納米氫氧化鎂混勻后涂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的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6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