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驅楔形旋轉掃描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046.7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0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杰;李思佳;李思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嘉強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082 | 分類號: | B23K26/082;G02B2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葉樹明 |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楔形 旋轉 掃描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掃描機構,具體為一種直驅楔形旋轉掃描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激光加工應用技術的不斷普及,和對激光加工工藝要求的不斷提高,激光圖形的準確性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關注,在已知的激光對圖形的加工過程中,圖形的走取依靠的是傳統的機械傳動,比如絲杠、齒輪齒條、機器人等,幾軸的配合來走出圖形,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圖形的精準性不高,以及對快速完成激光加工的場合就顯得不足了,速度提升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驅楔形旋轉掃描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直驅楔形旋轉掃描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定子、第二電機定子、第一電機轉子、第二電機轉子、第一主殼體、第二主殼體、第一編碼器、第二編碼器、第一副殼體、第二副殼體、第一軸承壓蓋、第二軸承壓蓋、第一空心轉軸、第二空心轉軸、第一深溝球軸承、第二深溝球軸承、第一楔形鏡片、第二楔形鏡片、第一鏡片筒、第二鏡片筒、第一彈性壓圈、第二彈性壓圈,所述第一楔形鏡片通過第一彈性壓圈壓緊固定在第一鏡片筒中,所述第一鏡片筒與第一空心轉軸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鏡片筒兩端卡有第一深溝球軸承,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分別固定在第一主殼體和第一副殼體內,所述第一主殼體和第一副殼體通過螺栓連接形成一體,所述第一電機定子安裝固定在第一主殼體內,所述第一電機轉子粘接在第一鏡片筒外,所述第一電機定子、第一電機轉子、第一主殼體、第一編碼器、第一副殼體、第一軸承壓蓋、第一空心轉軸、第一深溝球軸承、第一楔形鏡片、第一鏡片筒、第一彈性壓圈組成第一組件,所述第二電機定子、第二電機轉子、第二主殼體、第二編碼器、第二副殼體、第二軸承壓蓋、第二空心轉軸、第二深溝球軸承、第二楔形鏡片、第二鏡片筒、第二彈性壓圈組成第二組件,且第一組件與第二組件結構鏡像對稱;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通過第一軸承壓蓋壓緊固定在第一副殼體中;所述第一編碼器固定在第一副殼體上,所述第一編碼器內圈與第一空心轉軸抱緊連接;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和第二深溝球軸承結構完全一致,包括軸承外圈、軸承內圈、保持架和滾珠,所述滾珠通過保持架固定在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所述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的兩側分別設有環形的軸承蓋,所述保持架包括均呈環形的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均包括第一環和第二環以及連接第一環和第二環的連桿,所述第一環、第二環均與滾珠相切。
優選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電機定子、第二電機定子通電時,線圈產生磁場,分別帶動第一電機轉子和第二電機轉子正反轉動;
B、第一電機轉子、第二電機轉子正反轉動分別帶動第一鏡片筒、第二鏡片筒正反轉動;
C、第一鏡片筒、第二鏡片筒分別帶動固定在第一鏡片筒、第二鏡片筒上的第一楔形鏡片和第二楔形鏡片,實現第一楔形鏡片和第二楔形鏡片的正反轉動;
D、通過固定在第一空心轉軸、第二空心轉軸上的第一編碼器和第二編碼器在轉動過程中實時反饋位置信號,實現對轉動的精確控制,能夠輕松走出各種圖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結構原理簡單,通過電機直接驅動楔形鏡片,避免了機械傳動帶來的誤差,同時加上編碼器的實時位置反饋,易于實現對光路的精確偏移控制。
(2)本發明的鏡片筒與空心轉軸的支持采用的是深溝球軸承,其使用壽命長,轉動摩擦力小,更適合應用于高速激光掃描的過程,可以有效的縮短加工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轉軸的徑向上的誤差降到最低,提高了運轉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整體外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主殼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空心轉軸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深溝球軸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嘉強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嘉強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0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16MnR0Cr18Ni9堆焊工藝
- 下一篇:一種焊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