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硅脫高與脫低塔變壓熱耦合精餾方法與設備在審
申請號: | 201610223669.6 | 申請日: | 2016-04-08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3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發明(設計)人: | 曹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華瑞奕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7F7/12 | 分類號: | C07F7/12;C07F7/16;C07F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潔瑾 |
地址: | 300084 天津市南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硅 脫低塔 變壓 耦合 精餾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精餾設備與精餾方法,特別是有機硅行業中的甲基氯硅烷分離裝置中脫 高塔與脫低塔的變壓熱耦合精餾設備與精餾方法。
背景技術
在較高的反應溫度下,通過催化劑將鹵化烴和硅粉一步作用,生成甲基氯硅烷粗單體, 主要含有三甲基一氯硅烷(Me3)、一甲基三氯硅烷(Me1)和二甲基二氯硅烷(Me2),及比二 甲基二氯硅烷(Me2)沸點高的高沸物和比三甲基一氯硅烷(Me3)沸點低的低沸物。
甲基氯硅烷粗單體分離都會經過脫高和脫低的處理,即甲基氯硅烷粗單體進入脫高塔, 在塔釜脫除包括部分二甲基二氯硅烷(Me2)和比二甲基二氯硅烷(Me2)沸點高的高沸物, 塔頂產品進入脫低塔,塔頂采出主要成分為三甲基一氯硅烷(Me3)和比三甲基一氯硅烷 (Me3)沸點低的低沸物,塔釜采出主要成分為一甲基三氯硅烷(Me1)和二甲基二氯硅烷(Me2) 的混合物。這些低沸物、高沸物和混合物分別進入后續精餾塔進行分離。作為生產二甲基二 氯硅烷Me2的上游工序,脫高塔與脫低塔的合理優化也顯得尤為重要。
工業上的脫高塔與脫低塔一般采用常規的串聯模式,即甲基氯硅烷粗單體進入脫高塔, 塔釜采出重組分,包括部分二甲基二氯硅烷(Me2)和比二甲基二氯硅烷(Me2)沸點高的 高沸物;塔頂采出二甲基二氯硅烷(Me2)和比二甲基二氯硅烷(Me2)低的輕組分進入脫 低塔。脫低塔塔釜采出主要成分為二甲基二氯硅烷(Me2)和一甲基三氯硅烷(Me1)的混 合物,塔頂采出主要成分為三甲基一氯硅烷(Me3)和比三甲基一氯硅烷(Me3)沸點低的低沸 物。脫高塔和脫低塔可以根據用戶對的需求由單個塔或者多個塔串聯組成,由于脫高塔和脫 低塔處于精餾流程的最前端,進料量很大,而且分離精度要求也很高。能耗相當于二元塔的 40%左右,所以循環水和蒸汽的用量較大,能耗較高。
申請號為201010209928.2的中國專利提出了分離Me1和Me2的一種并聯雙效精餾方法, 但沒有解決甲基氯硅烷粗單體脫高和脫低過程中的高耗能問題。申請號為201210032092.2的 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甲基氯硅烷粗單體分離的新工藝,但是針對脫高塔和脫低塔的能耗問題 依舊沒有解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有機硅脫高與脫低塔變壓熱耦合精餾方法 與精餾設備,克服現有技術中脫高塔與脫低塔循環水和蒸汽的用量較大,能耗較高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有機硅脫高與脫低塔變壓熱耦合精餾設備,包括脫高塔與脫 低塔,甲基氯硅烷粗單體進入脫高塔,塔釜采出重組分,包括部分二甲基二氯硅烷和比二甲 基二氯硅烷沸點高的高沸物;塔頂采出二甲基二氯硅烷和比二甲基二氯硅烷沸點低的輕組分; 脫高塔塔頂氣相物料部分進入脫低塔塔釜再沸器作為熱源;從再沸器出來后進入脫高塔塔頂 回流罐,剩余的脫高塔塔頂氣相物料通過脫高塔塔頂冷凝器冷凝后也進入脫高塔塔頂回流罐, 回流罐中的二甲基二氯硅烷和比二甲基二氯硅烷沸點低的輕組分冷凝液相其中一部分作為回 流返回脫高塔塔頂,另一部分作為進料進入脫低塔;脫低塔塔頂采出包括三甲基一氯硅烷和 比三甲基一氯硅烷沸點低的低沸物,脫低塔塔釜采出主要成分為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一甲基三 氯硅烷的混合物進入后續精制塔進行精制。
所述脫高塔采用加壓或者常壓精餾塔;所述的脫低塔采用常壓或者負壓精餾塔。
所述脫高塔與脫低塔為板式塔或者填料塔。
所述脫高塔下部為防止堵塞,優選板式塔;填料塔具有更低的操作壓降,因此脫高塔上 部和脫低塔優選填料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華瑞奕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華瑞奕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236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透氣防水建材板
- 下一篇:噁唑烷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其中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