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結構及起重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13731.3 | 申請日: | 2016-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24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吉星;何培莊;朱亞夫;曹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5/00 | 分類號: | B66C15/00;F16F9/3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鄒丹 |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起重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振結構及起重機,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用以實現對減振結構所在車輛上方向盤和駕駛室的減振。該減振結構包括減振器以及用于將制動器的振動傳遞至待減振部件的振動傳遞部件,減振器安裝在振動傳遞部件上。上述技術方案,為了減小方向盤與駕駛室的振動,在振動的傳遞路徑中設計減振器吸收振動的能量,根據安裝空間,選擇在轉向直拉桿上安裝減振器,以達到減振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減振結構及起重機。
背景技術
制動抖動是指當車輛行駛在一定車速范圍內進行制動時,方向盤與駕駛室等部件劇烈抖動的現象,制動抖動是制動力矩波動引起的振動。引起制動力矩波動的因素很多,比如制動蹄與制動鼓的加工與安裝誤差、制動蹄的材料磨損、制動器氣室壓力的變化、受到載荷工況的變化等。
目前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行駛速度在40km/h至50km/h之間輕踩剎車制動時,方向盤與駕駛室抖動劇烈,嚴重影響駕駛員的安全與乘坐的舒適性。
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下述問題:目前制動抖動問題的處理方案大多采用更換車橋、制動器與轉向拉桿等,這些方案解決的成功率低,并且后期還易重復出現制動抖動問題。這些方式成本高,費時費力,而且更改后效果并不理想。因為發生制動抖動的故障車都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由于部件的磨損、松動與脫落等影響,導致影響制動力矩波動的因素多,僅通過更換車橋或者制動器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制動力矩波動問題;而且由于阻尼的磨損與消耗,在振動的傳遞路徑中沒有輔助裝置來吸收振動的能量。通過更換車橋或者制動器,在短期內能減輕制動抖動程度,但一段時間之后,又會重復產生制動抖動,這不僅造成后期的使用及維護成本的增加,而且嚴重影響汽車起重機行駛的平順性與安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減振結構及起重機,用以實現對減振結構所屬車輛方向盤和駕駛室的減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減振結構,包括減振器以及用于將制動器的振動傳遞至待減振部件的振動傳遞部件,所述減振器安裝在所述振動傳遞部件上。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振動傳遞部件包括車橋和轉向直拉桿,所述待減振部件包括方向盤;所述減振器的一端與所述車橋鉸接,所述減振器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向直拉桿鉸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器包括活塞桿、活塞和缸筒;所述活塞滑設在所述缸筒中;所述活塞桿的第一端作為第一連接端,所述活塞桿的第二端與所述活塞固定;所述缸筒遠離所述活塞桿的一端作為第二連接端;
所述第一連接端和所述第二連接端兩者其中之一與所述車橋鉸接,其中另一與所述轉向直拉桿鉸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一安裝支架固定,所述第一安裝支架與所述車橋鉸接,所述第二連接端與第二安裝支架固定,所述第二安裝支架與所述轉向直拉桿鉸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器還包括保護套;所述保護套套設在所述活塞桿的外部,且所述保護套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缸筒固定;其中,所述保護套能隨著所述活塞桿的伸縮而伸縮。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保護套為波紋狀的皮套。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器的一端與所述車橋的下方鉸接,所述減振器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向直拉桿的下方鉸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減振器的阻尼系數根據下述公式確定:F=C*V;
其中:F為減振器的阻尼力,C為減振器的阻尼系數,V為減振器活塞相對于缸筒的移動速度。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其包括本發明任一技術方案所提供的減振結構。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起重機為汽車起重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37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