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劣質原料油的加工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10709.3 | 申請日: | 2016-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72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唐津蓮;龔劍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02 | 分類號: | 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劣質 原料 加工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劣質原料油的加工方法和系統,該方法包括:a、將含氫氣體與劣質原料油送入固定床反應器的臨氫吸附區(I)中與吸附劑接觸并進行臨氫吸附反應,得到臨氫吸附產物;b、將步驟a中所得臨氫吸附產物送入所述固定床反應器的裂化區(II)中與催化裂化催化劑接觸并進行催化裂化反應,得到催化裂化油氣。在本發明的系統上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加工劣質原料油能夠大幅度提高劣質原料油轉化率并降低干氣和焦炭產率,從而實現劣質原料油的清潔和高效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劣質原料油的加工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資源短缺和對高品質汽油、柴油以及低碳烯烴的需求日益增加,劣質原料油如煤液化油、油砂油以及劣質、重質石油等油品的加工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劣質原料油、煤液化油、油砂油等,類似天然石油,但又比天然石油含有更多的不飽和烴,并含氮、硫和氧等非烴類有機化合物,不僅影響其二次加工利用,而且還影響產品汽油、柴油的顏色及安定性,硫、氮含量高。目前劣質原料油除了少量生產化學藥品外,大部分未經二次加工而直接作為輕質燃料油銷售,因此有必要開發更多高效利用劣質原料油的技術。
由于劣質原料油中氮、硫、氧等雜原子化合物含量較高,尤其是氮質量分數一般在1%~3%,不能直接作為催化裂化原料進行劣質原料油的輕質化,主要是因為氮化物特別是堿性氮化物在催化裂化反應過程中能和催化劑酸性中心作用而降低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表現在產物分布上是生焦率增加,油漿增加,輕質油收率下降。ARCO公司指出,大多數催化裂化裝置可耐2000μg/g總氮和1000μg/g堿氮。通過采用高酸中心密度、稀土分子篩的抗氮裂化催化劑如RHZ-200、LC-7、CCC-1、RHZ-300,或者用酸性添加物作為氮的捕捉劑,催化裂化裝置也只能加工氮含量3000μg/g以下的進料。另外,劣質原料油膠質和烯烴含量較高。在催化裂化過程中,三分之一的膠質會生成焦炭,而烯烴較活潑,二者容易吸附在催化劑上覆蓋活性中心。雖然膠質氣化需要較高的溫度,但是反應溫度越高越容易生成焦炭。
綜合以上因素,劣質原料油一般需要先加氫處理改質,以脫除氧、氮、硫等雜質,然后在煉廠按常規的煉油加工工藝加工成各種油品。美國專利US 4342641公開了一種劣質原料油加工方法,先將全餾分劣質原料油進行加氫處理,得到的小于249℃的餾分直接作為噴氣燃料,得到的大于249℃的餾分再進行加氫裂化,以生產噴氣燃料;其中加氫處理分兩步進行,先用Ni-Mo含量低的催化劑進行預精制,再用Ni-Mo含量高的催化劑進行進一步精制。該方法加氫過程多,氫耗高,操作費用高,建設投資高。中國專利CN 1067089A、CN102453546A與CN102465036A均公開了一種劣質原料油加氫分餾,加氫重油再催化裂解的加工方法,如中國專利CN 1067089A所述,劣質原料油先經過加氫處理得到加氫生成油,加氫生成油分離為加氫重油和輕質產品,加氫重油經催化裂化后得到干氣、液化氣、汽油、柴油和催化重油,柴油和重循環油可返回加氫處理步驟;只是中國專利CN102465036A的劣質原料油加氫重油采用兩個提升管反應器進行催化裂解反應,而CN102453546A所得的加氫生成油與可選的減壓瓦斯油一起進入催化裂解裝置。總之,劣質原料油進行加氫精制,精制得到的重油作為現有催化裂化技術的原料的加工方法,均可將劣質原料油轉化成輕質產品。
劣質原料油加氫處理具有操作簡單、目的產品收率高、產品質量好且無三廢排放等優點,為21世紀環境友好加工工藝。但是,劣質原料油中非烴化合物雜質在加氫處理中是有害物質,是所要除去或轉化的對象,但它本身卻是有用的化工原料,因此應考慮提取和利用;另外,如果劣質原料油氧含量較高,則影響加氫催化劑的壽命與效率。加氫技術目前僅有澳大利亞SPP公司達到工業試驗階段,通過加氫精制生產超低硫輕質燃料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107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烷烴和烯烴進行烷基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劣質原料油的加工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