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尾氣處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09746.2 | 申請日: | 2016-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6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彭樟林;姚衛華;趙相君;周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1N3/021 | 分類號: | F01N3/021 |
| 代理公司: | 溫州高翔專利事務所 33205 | 代理人: | 陳慶吼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尾氣 處理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尾氣處理器,包括設置有進氣口管和出氣口管的外筒以及設置在外筒內連接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內筒,所述內筒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拼接管,若干所述拼接管內設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上都開設有貫通槽,且相對另一拼接管上封板的貫通槽呈錯位設置,所述外筒包括兩個相互拼接而成的第一拼接筒和第二拼接筒,所述第一拼接筒上設置有插槽,所述第二拼接筒上設置有插入插槽的插片,所述插片上設置有卡片,所述卡片上設置有卡勾,所述第一拼接筒上設置有供卡勾口入的卡槽,所述卡片上設置有與第一拼接筒內壁貼合的密封墊。從而達到方便安裝,提高活性炭利用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汽車尾氣處理器。
背景技術
柴油機憑借高熱效率帶來的低燃油消耗率使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從而決定了柴油機將在發動機設計進程中繼續作為主流發動機并得到的廣泛應用。然而柴油機的排氣污染卻引起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關注,針對柴油機產生的碳煙微粒以及較高的NOx排放。與同等功率的汽油機相比,由于柴油機混合氣形成和燃燒的特點,其微粒(PM)的排放為汽油機的30~50倍,因此控制柴油機尾氣排放中的微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柴油機排氣中PM就是通常所看到的排氣管排出的“黑煙”,其主要由碳煙、有機可溶成份以及硫酸鹽組成,生成的主要條件是柴油機擴散燃燒中的高溫和局部缺氧,混合氣形成極不均勻,燃料裂解而生成碳煙;這些碳煙還會吸附一些大分子的HC,加之柴油含硫量較高,排氣中可能形成硫酸鹽,也會產生碳煙;另外潤滑油通過活塞與氣缸壁間隙進入燃燒室而不能充分燃燒也是PM的另一主要來源。
因此,尾氣處理裝置就應運而生,用其來汽車尾氣的凈化。而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活性炭來進行吸收尾氣,但是活性炭的利用率其實并不高,很多情況下只有局部的活性炭被使用,而且被重復使用,在更換尾氣處理裝置后,經常有發現還有部分活性炭沒有完全被利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活性炭利用率高的汽車尾氣處理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尾氣處理器,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外筒上設置有進去口管和出氣口管,所述內筒位于外筒內,且內筒的一端與進去口管連接,另一端與出氣口管連接,所述內筒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拼接管,若干所述拼接管內設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均開設有貫通孔,且相鄰拼接管上封板的貫通孔呈部分重疊設置,所述貫通孔內設置有過濾元件,所述過濾元件為由煤質活性炭、椰殼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中至少一種為原料制成的過濾板,尾氣從進去口管進入,經過若干個封板上的過濾板后從出氣口管中排出,所述拼接管的一端設置有插塊,另一端內壁設置有供插塊插入后旋轉的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上設置有供插塊插入第一滑軌的第一缺口,所述拼接管上還設置有定位耳,所述定位耳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滑軌內設置有擋塊,插塊在第一滑軌內旋轉至相鄰拼接管上的定位孔導通時,插塊與擋塊抵觸,所述外筒內部設置有用于穿過定位孔的定位條,相鄰兩個拼接管的拼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圈套接在其中一個拼接管設置有插塊的一端上,外圈與相鄰的另一個拼接管設置第一滑軌的一端的內壁相抵觸,所述外筒包括兩個相互拼接而成的第一拼接筒和第二拼接筒,所述第一拼接筒上設置有插槽,所述第二拼接筒上設置有插入插槽的插片,所述插片上設置有卡片,所述卡片上設置有卡勾,所述第一拼接筒上設置有供卡勾扣入的卡槽,所述卡片上設置有與第一拼接筒內壁貼合的密封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封板相對貫通孔孔沿處設有若干擋板,所述擋板和貫通孔形成一個用于固定濾板的嵌槽,所述濾板兩端分別穿出至嵌槽外。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條的一端設置有若干卡孔,另一端設置有與卡孔配合的卡接片,所述定位條的一端穿過所有定位孔時,卡接片與卡孔卡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拼接管上設置有環形槽,所述密封圈嵌入到環形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貫通孔為以封板為圓心的扇形,且扇形圓心角為60~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未經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97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料瓶破碎機的破碎機構
- 下一篇:一種長內圈調心滾子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