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04396.0 | 申請日: | 2016-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4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曾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祥 |
| 主分類號: | B60R19/40 | 分類號: | B60R1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湖南省益***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側翼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大型客車等車輛是現代常見的交通工具,隨著車輛的發展以及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趨勢,其事故傷亡已嚴重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安全。從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看,我國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側面碰撞的事故占有相當大的數量,因側面碰撞造成的人員傷亡率也相當高。與車輛正面碰撞相比,汽車側面很容意迎擊撞擊而變形,從而直接傷害到車內人員。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急需提供一種新的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通過伸縮組件和撞擊面板,在車輛兩側形成保護層,以提高車輛側身的防撞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包括伸縮組件和與所述伸縮組件對應設置的撞擊面板;
所述撞擊面板位于車輛側身的凹槽內,所述伸縮組件固定在車架上;所述凹槽設置有連接孔;
所述撞擊面板迎擊撞擊時,所述伸縮組件沿車輛橫向方向向兩側伸出所述連接孔,驅使所述撞擊面板伸出所述凹槽至凸出于所述車輛側身。
進一步地,凸出于所述車輛側身的所述撞擊面板排布呈弧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組件包括伸縮杠和工作箱;所述伸縮杠位于所述工作箱內,所述伸縮杠始終有沿所述伸縮杠軸向方向伸出所述工作箱的趨勢;所述工作箱與所述車架固定連接;
或者,所述伸縮組件包括伸縮杠和承力框;所述伸縮杠位于所述承力框內,所述伸縮杠能夠沿所述伸縮杠軸向方向伸出所述承力框;所述承力框與所述車架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箱包括箱體、氣壓缸和氣壓傳動杠;所述氣壓缸和所述氣壓傳動杠設置于所述箱體內;
所述氣壓傳動杠的一端與所述氣壓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伸縮杠連接;
所述氣壓缸能夠通過所述氣壓傳動杠驅使所述伸縮杠沿所述伸縮杠軸向方向伸出所述箱體。
進一步地,所述承力框包括框體;所述框體內設置有隔層板、電機、連接桿、彈簧和電觸發器;所述框體與所述車架固定連接;所述隔層板、所述電機分別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上固定設置有撞子;
所述電機能夠驅使所述連接桿朝靠近所述隔層板的方向移動;
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隔層板上,另一端通過所述電觸發器與所述連接桿連接;
所述凹槽內設置有與所述伸縮杠相對應的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遠離所述框體的一端與所述撞擊面板固定連接,以使所述撞擊面板始終有縮回所述凹槽的趨勢;
所述伸縮杠外套有杠體彈簧,以使所述伸縮杠始終有縮回所述框體的趨勢;
所述撞擊面板迎擊撞擊時,所述電觸發器通過所述彈簧驅使所述連接桿沿遠離所述隔層板的方向移動,以使所述撞子抵接所述伸縮杠,驅使所述伸縮杠伸出所述框體,以使所述撞擊面板伸出所述凹槽至凸出于所述車輛側身;
所述框體內固設有承力加固體,所述承力加固體設置在所述撞子遠離所述伸縮杠的一側;所述撞子能夠沿所述承力加固體隨所述連接桿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組件還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發出令所述伸縮杠伸出或者收回所述工作箱的動作指令;或者,所述控制器用于發出令所述伸縮杠伸出或者收回所述承力框的動作指令。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組件包括第一伸縮機構,相對應的,所述撞擊面板包括前附翼;
所述前附翼位于所述車輛的前翼子板。
進一步地,車輛兩側的所述前翼子板的支撐架之間連接有第一加固梁,所述前附翼靠近車頭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加固梁鉸接,遠離所述車頭的一端通過第一彈性元件與所述前翼子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組件還包括第二伸縮機構,相對應的,所述撞擊面板包括后附翼;
所述后附翼位于所述車輛的后翼子板。
進一步地,車輛兩側的所述后翼子板的支撐架之間連接有第二加固梁,所述后附翼靠近車尾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加固梁鉸接,遠離所述車尾的一端通過第二彈性元件與所述后翼子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組件還包括第三伸縮機構,相對應的,所述撞擊面板還包括主翼;
所述主翼位于所述車輛的車門外板;
所述主翼的一端通過第三彈性元件與所述車門外板的一端連接,另一端通過第四彈性元件與所述車門外板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車門外板包括前車門外板和后車門外板,所述主翼包括前主翼和后主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祥,未經曾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43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簾式氣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汽車音響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