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酶法制備谷胱甘肽的工藝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75631.6 | 申請日: | 2016-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9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鋒;許劉華;劉曉慶;周江;華俊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誠信藥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21/02 | 分類號: | C12P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221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法制 谷胱甘肽 工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谷胱甘肽的制備工藝,屬于醫(yī)藥及其中間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cysteingl+glycine,GSH)是一種含γ-酰 胺鍵和巰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存在于幾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谷 胱甘肽能幫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半胱氨酸 上的巰基為其活性基團(故常簡寫為G-SH),易與某些藥物(如撲熱息痛)、毒素(如自由基、 碘乙酸、芥子氣,鉛、汞、砷等重金屬)等結合,而具有整合解毒作用。
谷胱甘肽的生產(chǎn)方法主要有化學合成法、酶轉化法和發(fā)酵法。目前,化學合成法和 提取法已經(jīng)工業(yè)化,化學合成法較早應用于谷胱甘肽的生產(chǎn),但存在復雜耗時的缺點。生物 合成方法包括酶轉化法和微生物發(fā)酵法,微生物發(fā)酵法用于谷胱甘肽的生產(chǎn)是當前世界上 主要的生產(chǎn)方法,并且由于避免了昂貴的ATP消耗,比較經(jīng)濟實用,國外谷胱甘肽的主要產(chǎn) 地在日本,應用的是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chǎn)谷胱甘肽。國內(nèi)由微生物發(fā)酵生產(chǎn)谷胱甘肽,在添加 三種氨基酸前體的情況下,發(fā)酵單位一般在4-8g/L。我們主要研究酶轉化法。酶轉化法生產(chǎn) 谷胱甘肽由于需要獲得相關酶系,需要為其設計ATP再生體系,還需要加入前體氨基酸,因 此技術難度高,但酶轉化法比化學法及發(fā)酵法相比,有較大成本優(yōu)勢。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 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操作方法簡單可控,避免了大量有毒試劑的使用,環(huán)保安全性好,產(chǎn) 品質量穩(wěn)定的谷胱甘肽合成工藝。
技術方案:本發(fā)明采用的谷胱甘肽酶液(GSH酶)是通過本申請人提交的申請?zhí)枮? 201610167116.3一種催化合成谷胱甘肽的生物酶及其制備和提取方法來制備。
一種酶法制備谷胱甘肽的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反應釜中加入L-谷氨酸鈉(L-Glu.Na),L-半胱氨酸(L-Cys),甘氨酸(Gly),三磷酸 腺苷二鈉(ATP.Na2),六水氯化鎂(MgCl2.6H2O),六偏磷酸鈉[(NaPO3)6],二硫蘇糖醇 (DTT)和純化水攪拌溶解;
2)采用抽真空氮氣置換的方法置換反應體系中的空氣三次,置換完畢氮氣保護整個反 應體系;
3)在25-45℃、氮氣保護下,用堿性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6.0-8.0;
4)加入反應液1%-3%的谷胱甘肽酶液,氮氣保護下、25-45℃攪拌反應2-4h,反應過程中 用堿性溶液控制反應體系pH值在6.0-8.0;
5)反應完畢,放料,料液離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濾液;
6)將得到的濾液通過超濾機進行超濾,收集超濾透析液;
7)將超濾透析液調(diào)酸后上DA201-C型大孔吸附樹脂柱;該大孔樹脂柱的徑高比為0.05- 0.2,上樣pH值為2.0-3.5;
8)用1-3bv的純化水沖洗大孔樹脂柱;
9)用50%-95%的乙醇洗脫解吸附大孔樹脂柱,收集茚三酮顯色部分洗脫液;
10)將收集的洗脫液30-50℃減壓濃縮,真空度≤-0.09MPa,濃縮至GSH含量為15%-30%;
11)往濃縮液中加入0.5-1.5倍量的有機溶劑,氮氣保護下、0-25℃(優(yōu)選10-15℃)攪拌 析晶10-24h(優(yōu)選18-20h);
12)析晶完畢,放料離心,乙醇洗滌,30-50℃減壓至真空度≤-0.09MPa,干燥6-8h,得谷 胱甘肽粗品。
作為優(yōu)選,步驟1)中L-Glu.Na的投料量為9-16g/L,L-Cys的投料量為6-11g/L, Gly的投料量為4-8g/L,ATP.Na2的投料量為0.6-1.2g/L,MgCl2.6H2O投料量為14-24g/L, (NaPO3)6投料量為21-40g/L,DTT投料量為0.1-1.5g/L。
作為優(yōu)選,上述步驟中的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鉀、碳酸 鉀、碳酸氫鉀、氨水中的一種。
作為優(yōu)選,步驟11)中的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或丙酮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誠信藥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誠信藥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56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