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71266.1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7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覃楊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筑夢三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1/32 | 分類號: | A23G1/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打印 巧克力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巧克力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 備方法。
【背景技術】
巧克力主要是以可可脂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具有肥腴滑爽的口感和濃郁而獨 特的香味,深受各國消費者的喜愛。然而,巧克力是一種高熱量食品,脂肪和糖 類含量偏高,蛋白質含量偏少。另外,超細微晶纖維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高 分子化合物,無毒無味,不為人體提供能量,是一種低熱值、高纖維含量的物質, 本身具有油脂感,在降低熱量的同時可起到改善食品口感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 了巧克力制品膳食纖維方面的保健功能。
3D打印技術是以計算機三維設計模型為藍本,通過軟件分層離散和數控成 型系統,將打印材料逐層堆積粘結,最終疊加成型,制造出實體產品。利用3D 打印技術可完成形形色色實物打印,從醫療到制造,從文物保護到科學研究。最 近,3D打印的觸角又延伸到了食品領域,科學家開發出了用于食品的3D打印 機,將巧克力、黃油等食品原料當“油墨”,打印出口味和形狀各異的食品。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巧克力存在的缺陷是漿料的流動性不好控制,太稀,打 印成型率低;太稠,容易堵孔;打印模型時熔化溫度低。
因此,開發一種打印模型時熔化溫度和模型立體成型率高、營養豐富的3D 打印用巧克力成為了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備方法,以解決打印模型時熔化 溫度和模型立體成型率低,打印時太稠,容易堵孔等問題,本發明的巧克力可提 高打印時的升溫速率、模型的熔化溫度和立體成型率;本發明的巧克力具有穩定 的流動性,一定的粘度和穩定的成型溫度值,耐熱性好,打印時不會堵孔;本發 明的巧克力可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既保留有巧克力原有特性和口味,又造型 新穎美觀的巧克力產品。。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混合:將可可粉、牛奶粉、大豆卵磷脂用隔水加熱方法熔解為流動液態, 熔解溫度為43-45℃,熔解時攪拌,攪拌的速率為20-100r/min,攪拌至液態物料 細度為21-22μm為止;
S2、精煉:將步驟S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增韌劑、增塑劑、相容劑、潤滑劑、 助溶劑、流平劑、分散劑、乳化劑在超聲功率為100-200W,溫度為40-50℃,攪 拌速度為200-400r/min的條件下初經煉1-2h,獲得初經煉料液,再向初經煉料液 中添加穩定劑、抗氧劑、助凝劑、抗菌劑、鮮味劑、香味劑、甜味劑在超聲功率 為100-150W,溫度為35-38℃,攪拌速度為200-300r/min的條件下初經煉0.6-0.8h, 得到巧克力料液;
S3、滅菌:將步驟S2制得的巧克力料液采用100-200目篩網過濾,完成后 進行滅菌處理,條件:溫度為98-102℃,壓力為210-230KPa,滅菌時間為10-20s;
S4、將步驟S3滅菌處理的巧克力料液在真空度為0.09-0.095Mpa,溫度為 40-50℃下進行灌裝、封口,冷卻至溫度≤25℃后即制得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
所述增韌劑為美國杜邦30707;所述增塑劑為乙酰檸檬酸三正丁酯、環氧大 豆油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潤滑劑為食用蠟;所述助溶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 述流平劑為環氧化豆油脂肪酸;所述分散劑由以下成分組成:羧甲基纖維素鉀、 瓊脂、改性淀粉、聚丙烯酸鉀、海藻酸鉀、糊精;所述相容劑為美國杜邦 EEA2112AC;所述乳化劑為硬脂酰乳酸鉀;所述穩定劑為瓜爾膠;所述抗氧劑 為食品級抗氧劑9701;所述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所述抗菌劑為富馬酸糠醇甲 酯;所述鮮味劑為肌苷酸鉀;所述甜味劑為葡萄糖;所述香味劑為甲基環戊烯醇 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筑夢三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筑夢三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12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