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4798.4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14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多剛;虞大俊;鄭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35 | 分類號: | C21C5/35;C21C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碳鋼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轉爐冶煉的低碳鋼中夾雜物控制困難不能滿足板坯連鑄機的正常澆鑄、低碳鋼生產成本高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轉爐冶煉、轉爐較低溫度出鋼并脫氧、在吹氬站進行鋼水處理,在精煉爐對鋼水進行精煉。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鋼水潔凈度高,鋼水中全氧平均含量為16.5ppm,磷平均含量為95ppm,鋼水有害元素磷含量大幅度降低,噸鋼鋼水生產成本降低13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鋼的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屬于轉爐煉鋼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轉爐冶煉低碳鋼鋼水的處理工藝是,轉爐冶煉終點1670~1700℃出鋼;轉爐出鋼合金化過程中,對鋼水進行全脫氧,然后對鋼包頂渣進行改性脫氧;吹氬站喂入鋁線,調整鋼水鋁含量。該工藝存在兩方面的缺陷:一是轉爐冶煉終點溫度高,高溫往往帶來強氧化性的鋼水,氧含量一般大于0.065%,且出鋼過程下渣量增大,不利于鋼水中夾雜物的源頭控制;二是出鋼過程對鋼水進行全脫氧,鋁鐵合金的燒損大,脫氧成本高,同時,鋁鐵合金的大量氧化,產生大量的三氧化二鋁,導致后續工序的板坯連鑄機在澆鑄板坯時三氧化二鋁堵塞中間包的水口故障頻發,影響連鑄正常生產,影響產品質量,不利于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專利CN 103468853A公開了“一種低碳鋼的冶煉方法”,該專利對降低鋼中碳的含量和節約冶煉用的原材料進行了介紹。中國專利CN 1415764A公開了“一種鋼液脫氧和凈化的方法”,脫氧劑加入鋼液時,向鋼液中噴吹碳酸鈣微粉,并對鋼液內使用旋轉葉片的攪拌裝置進行攪拌,去除鋼水中的夾雜物;鋼水冶煉成本高,也未公開鋼水潔凈度的水平。中國專利CN 102212642A公開了“一種提高轉爐冶煉超低碳鋼終點純凈度的控制方法”,該專利公開了轉爐脫碳中后期加入含錳材料,提高轉爐終點鋼水錳含量至0.15%~0.30%,降低了爐渣氧化性,減少了脫氧合金消耗,從而提高了鋼水質量。中國專利CN 102634641A公開了“轉爐出鋼鋼液脫氧方法”,該專利公開了轉爐出鋼前,向鋼包內加入由碳粉、SiC和CaC2混合的預脫氧劑1.75~4.0kg/t,轉爐1660~1700℃的條件下出鋼,出鋼過程中加入硅鋁鋇鈣或鋁鐵深脫氧劑0.5~2.5kg/t;出鋼前向鋼包內加入碳粉、SiC和CaC2混合的預脫氧劑有一定的安全風險,高的出鋼溫度使得鋁鐵合金的消耗量大,并不經濟。
現有技術尚缺乏穩定低碳鋼低成本、高質量的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轉爐冶煉的低碳鋼中夾雜物控制困難不能滿足板坯連鑄機的正常澆鑄、低碳鋼生產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碳鋼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轉爐頂底復合冶煉,投入金屬主料的原料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鐵水78%~92%,余量為輕型廢鋼;控制轉爐冶煉終點鋼水溫度為1620~1640℃;轉爐終點鋼水中的碳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25%~0.10%,出鋼過程鋼包底吹全程氬氣,氬氣流量為20~40Nm3/h,當轉爐出鋼的鋼水量達鋼水總量的25%~35%時,向鋼包中加入脫氧合金,控制鋼液中的氧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2%~0.03%;
b、將鋼包中的鋼水運至吹氬站,加入脫氧劑對鋼水進行二次脫氧,控制鋼水中的氧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005%~0.015%;吹氬站處理過程鋼包底吹全程氬氣,氬氣流量為10~30Nm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47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利施工用打孔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精液壓位移伺服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