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鑒別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引物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37900.X | 申請日: | 2016-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56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云濤;張存;華炯鋼;葉偉成;余斌;陳柳;倪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C12R1/9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軍 |
| 地址: | 310021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鑒別 基因 ii 型鴨呼腸孤 病毒 引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鑒別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引物及方法。所述引物包括引物對1和引物對2,引物對1為:上游引物:5’?CTGACGCTTTTGAAGTCCACT?3’,下游引物:5’?AACACTGTATCCTGGACCAGC?3’,引物對2為:上游引物:5’?CGTCTATTCTCGTTTCCCTTC?3’,下游引物:5’?GAGAGAGAGGATAGCTCGGAC?3’。采用本發明引物及方法不僅能夠同時檢測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而且還具有重復性好、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禽病毒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鑒別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引物及方法。
背景技術
鴨呼腸病毒病是由鴨呼腸病毒(duck reovirus,DRV)引起的番鴨、鴨、半番鴨和鵝等水禽的一種急性傳染病。1997以來在我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和江西等廣泛流行,主要感染番鴨,引起鴨壞死性肝炎(也稱為番鴨“白點病”或者“花肝病”)。2000年以后,在我國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河北、山東等省鴨群中流行一種新肝病(亦稱“出血性壞死性肝炎”或“脾出血壞死癥”)。該病原除能感染番鴨、半番鴨和鵝外,還能感染肉鴨(北京鴨和櫻桃谷鴨)和野鴨等多種水禽,經分離鑒定該病原為一種新型鴨呼腸孤病毒(noval duckreovirus,N-DRV)。N-DRV感染不僅引起雛鴨和雛鵝發病和死亡,還可以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長發育障礙。據調查,雛鴨群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較大,發病率為5%-40%,病死率10%-50%,而發病鴨耐過后也成為僵鴨。該疫病的流行給番鴨、肉鴨等水禽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經濟損失。
近年來,國內學者將兩種流行的鴨呼腸孤病毒分別定義為經典性鴨呼腸孤病毒(classical duck reovirus,C-DRV),即番鴨呼腸孤病毒(Muscovey duck reovirus,MDRV)和鴨新型呼腸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隨著C-DRV和N-DRV全基因組序列的破譯,通過進化樹分析可知:這兩種病毒同屬于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正呼腸孤病毒屬(Orthoreovirus genus),禽正呼腸孤病毒群(Avian Orthoreovirus species groupII)成員,并揭示二者屬于不同的基因型:基因I型(C-DRV)和II型(N-DRV)。
隨著我國鴨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DRV的流行和發病特點都在不斷的變化,臨床表現上趨于復雜化,尤其N-DRV引起的臨床病理變化。最初,N-DRV病的主要特征為肝臟不同程度點斑/塊狀出血和壞死及脾臟腫大壞死等,單從臨床剖檢及病理變化就可區分N-DRV與C-DRV病。但近些年來,臨床上出現了一些類似C-DRV病臨床病理變化的N-DRV病例,即肝臟表面白色點壞死灶,且無明顯特征出血斑,使得從臨床上無法區分診斷,此外,DRV也易于與其他病原混合感染,這些問題給獸醫臨床診斷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亟需建立一種速度快,敏感性、特異性與重復性好的鑒別診斷基因I型與II型兩種基因型鴨呼腸孤病毒的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鑒別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引物及方法,以解決臨床上不易區分診斷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問題。
一種用于鑒別基因I型與II型鴨呼腸孤病毒的引物,包括引物對1和引物對2,
引物對1為:
上游引物:5’-CTGACGCTTTTGAAGTCCACT-3’,
下游引物:5’-AACACTGTATCCTGGACCAGC-3’,
引物對2為:
上游引物:5’-CGTCTATTCTCGTTTCCCTTC-3’,
下游引物:5’-GAGAGAGAGGATAGCTCGGAC-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379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