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麥芽糖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19043.0 | 申請日: | 201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5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尹仲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尹仲榮 |
| 主分類號: | C12P19/14 | 分類號: | C12P19/14;C12P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 地址: | 6366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芽糖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麥芽糖的制作 方法。
背景技術
麥芽糖是我國一種傳統糖果,其味甜雖不及蔗糖,但其卻有健 脾胃、潤肺止咳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在我國傳統醫學中,常使用麥芽糖作為制備藥物的輔料或用以 炮制藥材。這是因為麥芽糖有著食用價值之余,亦有其食療功效。 它性溫味甘,與水溶解后會化作葡萄糖,作為醫學上的營麥芽糖養 料,可用作養顏、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滋潤內臟、開 胃除煩、通便秘等,主治脾胃虛弱、氣短乏力、納食減少、虛寒腹 痛、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咽痛。經常食用麥芽糖,對氣虛無力、 肺虛久咳以及虛寒腹痛等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有研究人員認為, 麥芽糖在人體缺少胰島素的情況下能被肝臟直接吸收代謝,不會引 起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
麥芽糖的制備方法有傳統制備方法和工業制備方法。工業制備 方法一般是以各類淀粉(如玉米淀粉)為原料,采用酶法生產高麥 芽糖漿,再利用現代分離技術制備出麥芽糖含量高的結晶麥芽糖。 雖能工業化生產麥芽糖,但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從 而使得生產成本提高。傳統制備方法多采用發芽后的小麥再與蒸煮 后的玉米共同發酵制成,其制備方法粗糙,導致出糖率和成色不佳。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麥芽糖的制作方法。該制備方法針 對傳統制作方法存在的出糖率低的問題,選用大麥和糯米進行制作, 且在將麥芽和糯米混合進行發酵時進行了兩次發酵。兩段式發酵方 法使得發酵時間延長,從而使麥芽中的淀粉水解酶能夠充分發揮水 解作用,將糯米中的淀粉盡可能地水解為麥芽糖,提高出糖率。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麥芽糖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大麥加水浸泡后進行育芽;
(2)、待所述大麥長出二葉包心時,將其粉碎,得到粉碎后的 大麥芽,并將粉碎后的部分大麥芽與蒸煮后的糯米混合并進行一次 發酵,一次發酵后再加入剩余部分大麥芽進行二次發酵;
(3)、二次發酵完成后,過濾取汁液,所述汁液經熬煮后即得 麥芽糖。
本發明提供的制作方法中,選擇大麥和糯米作為制備原料。大 麥的麥芽中富含淀粉水解酶,可以將糯米中的淀粉水解,得到麥芽 糖。
為了提高出糖率(即麥芽糖的收率),本發明在將麥芽和糯米混 合進行發酵時進行了兩次發酵。兩段式發酵方法使得發酵時間延長, 從而使麥芽中的淀粉水解酶能夠充分發揮水解作用,將糯米中的淀 粉盡可能地水解為麥芽糖。
待麥粒長出二葉包心時即可停止育芽,此時,麥芽中的淀粉水 解酶的含量最佳。采用生長至這一階段的麥芽進行發酵,可提高糯 米中淀粉的水解程度,從而提高出糖率。
優選地,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將大麥加水浸泡后撈出,放置在18-25℃的環境中,且每天用 20-30℃的水澆淋2-3次。
為了提高大麥芽中的淀粉水解酶的含量,從而提高出糖率,本 發明將育芽的環境溫度控制在18-25℃,且每天用20-30℃的水澆淋 2-3次。澆淋所用水的溫度會對大麥芽中淀粉水解酶的含量有所影 響,溫度太高或態度均影響大麥芽的成長,從而影響麥芽中淀粉水 解酶的含量。
在浸泡過程中,優選浸泡的時間為23-24小時,可使得大麥充 分吸水而提高發芽率。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一次發酵和所述二次發酵的溫度為 40-60℃,且所述一次發酵的時間為5-6小時,所述二次發酵的時間 為6-12小時。
為了提高出糖率,本發明在制作過程中嚴格控制著發酵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范圍為40-60℃。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麥芽中的淀 粉水解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其中,最優選的發酵溫度為 45-50℃。
發酵時間也會影響出糖率,時間過短會使發酵不徹底,時間過 長的危害更大,會導致無法制得麥芽糖,因此,在本發明中,一次 發酵和二次發酵的適宜時間依次為5-6小時和6-12小時。
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熬煮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將所述汁液煮沸,再轉移至水浴加熱裝置中進行濃縮,水浴的 溫度控制在80-90℃,且在濃縮過程中進行攪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尹仲榮,未經尹仲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90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纖維增強功能孔隔墻條板
- 下一篇:便于拆裝天花板的隱藏式龍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