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提高抗性糊精產(chǎn)出率和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16765.0 | 申請日: | 201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7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良忠;黃婷;朱哲;劉小鵬;王晶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劉良忠 |
| 主分類號: | C12P19/20 | 分類號: | C12P19/20;C12P19/14;C12P19/04;C08B30/1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42113 | 代理人: | 楊宣仙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抗性 糊精 產(chǎn)出率 品質(zhì) 加工 方法 | ||
1.一種提高抗性糊精產(chǎn)出率和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噴糖處理:以淀粉為原料,用鹽酸溶液對其進行酸處理之后,在50-110℃的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3-15%,然后對其噴灑濃度為20-60%的糖液,其噴灑的糖液采用生產(chǎn)抗性糊精時從淀粉原料中分離出的糖液,并將其濃縮至濃度為20%-60%,糖液的噴灑量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10-60%;所述酸處理是將淀粉原料預干燥或調(diào)整至含水量3-20%之后噴濃度0.1%-2.0%的鹽酸溶液,噴量為淀粉干重的1%-20%;或?qū)⒌矸墼嫌脻舛?.01%-1.0%的鹽酸溶液浸泡10-90min后離心或過濾分離,其中鹽酸溶液與淀粉原料重量比為1-5:1;
(2)造粒處理:將步驟(1)中噴糖處理后的淀粉原料在50-110℃的條件下預干燥至含水量10-40%,然后通過造粒機造粒成粒度為10-120目的淀粉顆粒,并將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16%;
(3)焦糊化:將步驟(2)中干燥后的淀粉顆粒加熱達到120-200℃的高溫,并在此溫度條件下處理10-300分鐘,使淀粉及糖類成分發(fā)生焦糊化反應,即淀粉發(fā)生分解和重新聚合反應,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第一次焦糊化粉;
(4)二次噴糖處理:對步驟(3)中經(jīng)過焦糊化反應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第一次焦糊化粉噴濃度0.05%-1.0%的鹽酸溶液,噴酸量為第一次焦糊化粉干重的1%-10%,之后在50-110℃的條件下預干燥至含水量3-10%,再噴濃度為20-60%的糖液,噴糖量為第一次焦糊化粉干重的10-50%;或者對步驟(3)中經(jīng)過焦糊化反應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第一次焦糊化粉直接噴灑濃度為20-60%的糖液,噴糖量為第一次焦糊化粉干重的10-50%;所述噴灑的糖液采用生產(chǎn)抗性糊精時從淀粉原料中分離出的糖液,并將其濃縮至濃度為20%-60%;
(5)二次焦糊化:將步驟(4)中二次噴糖處理后的第一次焦糊化粉在50-110℃的條件下預干燥至含水量3-8%,然后加熱至110-190℃的高溫條件下進行第二次焦糊化反應處理10-280分鐘得到含抗性糊精的第二次焦糊化粉;
(6)酶水解:將步驟(5)中二次焦糊化反應處理后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第二次焦糊化粉按第二次焦糊化粉:水為1:2-5的比例加水調(diào)為乳狀,并加入第二次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α-淀粉酶,在溫度50-98℃,pH 值為4-7的條件下酶水解0.5-2.5h;酶水解完成后進一步調(diào)pH至 4.0-6.0,然后添加第二次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糖化酶,在50-70℃條件下糖化酶水解0.25-2.5h;
(7)脫色、脫鹽處理:將步驟(6)中經(jīng)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后的水解液經(jīng)過滅酶及過濾之后采用大孔樹脂脫色,離子交換樹脂脫鹽,或者采用大孔型離子交換樹脂同步脫色與脫鹽;采用大孔樹脂脫色時,其溫度為20-60℃ ,流量為每小時1-5倍柱體積;采用大孔型離子交換樹脂脫色及脫鹽時,其溫度為20-60℃ ,流量為每小時1-6倍柱體積,經(jīng)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后的液體的電導率控制在45μS/cm以下,離子交換樹脂選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分別裝柱或者混合裝柱;
(8)脫糖處理:將步驟(7)中脫色、脫鹽處理后的水解液通過超濾法,或酒精沉淀,或超濾法與酒精沉淀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脫糖處理,所述超濾法脫糖是將水解液在溫度為10-50℃,pH在3-9的條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為500-2000Da的超濾膜進行超濾,脫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麥芽糖及麥芽三糖;脫糖分離出的糖液進一步濃縮到20-60%的濃度,然后收集起來作為步驟(1)和步驟(4)中噴糖處理的糖液;
(9)將步驟(8)中脫糖處理后的濕物料干燥或?qū)⒁后w物料濃縮后干燥至含水量6%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抗性糊精產(chǎn)出率和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淀粉原料為玉米淀粉、小麥淀粉、木薯淀粉、大米淀粉或馬鈴薯淀粉。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抗性糊精產(chǎn)出率和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造粒方法包括干法造粒、濕法旋轉(zhuǎn)造粒、濕法雙螺桿造粒、沸騰造粒、噴霧造粒,造粒原料含水量為10%-40%。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劉良忠,未經(jīng)劉良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6765.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