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15955.0 | 申請日: | 201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56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利資環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54 | 分類號: | H01M10/54;H01M6/52;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棄 電池 自動 拆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拆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裝置。
背景技術:
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汞、錳、鎘、鉛、鋅等重金屬物質,廢電池被棄后,外殼會慢慢地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遷移,也就是說一旦水體或土壤被污染,水體或土壤不能領先自身的凈化作用將污染消除,同時也于重金屬容易在生物體內積蓄,從而隨時間的推移,到一定量之后就產生致畸或致變作用,最終導致生物體死亡。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廢舊電池處理方式大致有三種:固化深埋、存放于廢礦井、回收利用,毫無疑問回收利用是最綠色環保的方式,而回收利用必須要經理電池的拆解過程,目前的廢棄電池拆解過程不僅效率低,還會造成污染物泄漏,對拆解操作人員造成身體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裝置,該自動拆解裝置避免了拆解操作人員的參與,能夠實現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極大的提高了拆解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裝置,包括電池進料輸送裝置、電池緩沖料槽、旋轉供料單元以及拆解固定部和切刀單元,電池進料輸送裝置為兩個,分別位于電池緩沖料槽的兩側,電池緩沖料槽具有縫槽,旋轉供料單元位于縫槽正下方,旋轉供料單元能夠將從縫槽中落下的電池送入拆解固定部,切刀單元位于拆解固定部的側面,切刀單元能夠將電池上端封殼切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兩個電池進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均包括兩個第一支撐滾筒、第一旋轉軸、進料皮帶、進料擋板以及進料驅動裝置,第一支撐滾筒兩端通過第一旋轉軸被支撐,進料皮帶環繞在兩個第一支撐滾筒上,進料擋板均勻布置在進料皮帶上,進料驅動裝置包括第一減速器、進料電機,進料電機通過第一減速器連接至第一旋轉軸,從而驅動進料皮帶轉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電池緩沖料槽包括豎直側壁、翻轉板以及驅動氣缸,豎直側壁、翻轉板以及驅動氣缸的個數均為兩個,豎直側壁的上端部固定有兩個耳座,翻轉板通過鉸接軸固定在耳座上,驅動氣缸位于翻轉板與豎直側壁之間,用于驅動翻轉板繞鉸接軸轉動,兩個翻轉板構成帶有縫槽的V型緩沖料槽,隨著驅動氣缸驅動角度的不同,能夠調節緩沖料槽的存料容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驅動氣缸通過氣缸固定座與豎直側壁固定連接,驅動氣缸的活塞桿與翻轉板鉸接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旋轉供料單元包括旋轉供料輪和供料管,供料管承接旋轉供料輪傳遞的電池,并將電池輸送至拆解固定部,旋轉供料輪包括輪體、旋轉電機,輪體的一個端部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輪體在旋轉電機的驅動下進行旋轉,輪體上開設有與電池尺寸相適配槽體,電池能夠進入槽體,并在輪體轉動過程中隨著旋轉供料輪的轉動進入供料管,輪體靠近供料管的一側還設置有擋塊,擋塊能夠避免電池偏移。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旋轉供料輪的輪體上還設置有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位于輪體上的槽體內,真空吸附孔的數量為多個,均勻分布在槽體內,真空吸附孔由真空泵提供負壓,真空泵通過密封管路真空吸附孔聯通,密封管路位于輪體內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拆解固定部包括拆解座,拆解座上開設有與電池尺寸相同的安裝孔,拆解座通過支撐塊滑動安裝在縱向軌道上,支撐塊上設置有兩個支撐桿,拆解座通過轉軸安裝在支撐桿上,拆解座與支撐塊之間還連接有伸縮氣缸,伸縮氣缸的伸縮可實現拆解座的翻轉,從而將拆解后的電池倒入儲存箱,縱向軌道通過滑塊與橫向軌道連接,拆解座能夠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沿著縱向軌道、橫向軌道移動,以調節與供料管之間的位置關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自動拆解裝置避免了拆解操作人員的參與,能夠實現廢棄電池的自動拆解,極大的提高了拆解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池進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旋轉供料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拆解固定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利資環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未經普利資環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59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