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橋梁的車軸數量識別方法、軸距識別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14464.4 | 申請日: | 2016-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13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鄧露;何維;施海;王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G01G19/03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胡慧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橋梁 車軸 識別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態稱重、橋梁動態稱重以及車輛荷載監測領域,尤其涉及用于橋梁的車軸數量識別方法、軸距識別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對車輛進行稱重的主要方法有:
1)傳統地磅,該方式識別效率低(車輛需停車或以極低速度行駛),并且需設置專門稱重站;
2)WIM(Pavement weight-in-motion,路面式動態稱重),該方式安裝維護不方便,需中段交通,使用壽命低;
3)BWIM(Bridge weigh-in-motion,橋梁動態稱重),包括兩套裝置:磁帶式或壓感式傳統路面軸距識別裝置或FAD(Free-of-axle-detector)傳感器(非路面式車軸探測傳感器),用來進行車輛軸距和車速的識別;以及應變傳感器,測量橋梁全橋應變,用于計算車輛軸重/總重。該BWIM系統需要兩套裝置協同工作以達到識別車輛重量的功能。
BWIM技術基本克服了1)和2)存在的缺陷,但是現有的磁帶式或壓感覺式軸距識別裝置,由于其安裝方式需要在路面/橋面開挖后安裝傳感器,因此仍存在使用壽命低和安裝維護需要中斷交通等缺點。
現有的FAD傳感器,由于其安裝在橋梁下方,因此解決了磁帶式或壓感式裝置壽命低的缺點,因而FAD技術已逐步替代了傳統的磁帶式或壓感式裝置。但商用經驗表明,FAD傳感器對車輛橫向行駛位置很敏感,即車輛行駛位置的改變可能導致識別結果精度下降,甚至無法識別(即使用橋梁局部響應識別車軸,受車輛橫向加載位置影響);此外,這類傳感器需要安裝在橋面板下方,因此可用于T梁橋、箱梁橋等,但對某些橋型(如板橋)將很難甚至無法安裝該類FAD傳感器;最后,FAD傳感器在應用于結構長度較短的橋梁或具有次級結構的橋梁(如正交異性板橋)時具有較好的效果,但對于其它類型橋梁其識別精度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橋梁的車軸數量識別方法、軸距識別方法及系統,以解決FAD傳感器識別精度較差,且安裝不便,應用范圍小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橋梁的車軸數量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沿橋梁縱長方向標記共包含4~6個截面的兩個截面組,形成兩座虛擬簡支梁;
S2:采集測量兩個截面組處的橋梁時程響應,根據時程響應計算得到兩組隔離響應,將兩組隔離響應分別構建兩條響應時程曲線;
S3:對響應時程曲線上的局部峰值數量進行統計,得到車輛軸或者軸組的數量N。
作為本發明的方法的進一步改進:
優選地,步驟S1包括以下步驟:
S101:在橋梁上依次標記三個截面P1,O1,Q1,稱為第一截面組,其x坐標分別為xp1,xo1,xq1;按照相同步驟依次標記三個截面P2,O2,Q2,稱為第二截面組,其x坐標分別為xp2,xo2,xq2;兩個截面組的x坐標滿足如下條件:
滿足上述條件(1)的情形包括以下三種:
S101A:兩個截面組中所有截面的x坐標均不相同,此時兩個截面組中共有6個不同截面;
S101B:兩組截面各坐標除滿足條件(1),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xp1=xp2,②xo1=xp2,③xq1=xp2,④xq1=xo2,⑤xq1=xq2;
此時兩個截面組中有1個截面相同,故兩個截面組共有5個不同截面;
S101C:兩組截面各坐標除滿足條件(1),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此時兩個截面組中有2個截面相同,即兩個截面組共有4個不同截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44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準確測量微型物品的電子稱
- 下一篇:一種室內環境監測裝置及監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