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DBR層的太赫茲光電導天線外延結構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10101.3 | 申請日: | 2016-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91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郭春妍;徐建星;倪海橋;汪韜;牛智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5/08 | 分類號: | G02B5/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dbr 赫茲 電導 天線 外延 結構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帶有DBR層的太赫 茲光電導天線外延結構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太赫茲是指頻率在0.1-10THz,相對應波長在3000-30μm范圍內的電 磁波。因其介于微波和紅外波段之間而具有兩個區域波段的特性。通信方 面,太赫茲波具有較高的頻率和較好的穿透性而具有重要發展價值;精細 成像和物質檢測方面,由于其具有強穿透性,并且極性分子的轉動能級多 在這一波段,太赫茲波具有物質分辨的能力,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太赫茲有著上述的諸多優點,已然成為下一代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
太赫茲光電導天線是產生與探測太赫茲的最重要的一種光電器件。它 采用飛秒激光泵浦到天線上,在外加電壓的作用下,天線內產生的光生載 流子在天線表面附近形成快速震蕩的電流,從而向外輻射太赫茲。在太赫 茲光電導天線的制作過程中,外延材料的結構對天線發射和接收的性能有 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制備太赫茲天線外延材料采用較多的方法是在GaAs 襯底上使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beamepitaxial,MBE)設備低溫生 長GaAs。此種方法生長的低溫GaAs厚度較厚,并且產生的光生載流子多 不在表面,泵浦光的利用效率較低。
本專利引入DBR結構以提高外延材料對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布拉格反 射鏡(DistributedBraggReflector,DBR)是由光學厚度為1/4波長的 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兩種材料交替生長而成的層狀結構,研究表明這種結 構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反射率可達99%以上。本發明采用DBR結構,可以減 少低溫GaAs的生長厚度,有效的提高外延材料表面對泵浦光的利用率, 增強太赫茲天線輻射出的太赫茲波強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DBR層的太赫茲光電導天線外延結 構及制備方法,通過增加并改變DBR結構材料的組成以及重復的周期數, 從而提高外延層對光的吸收效率,提高太赫茲天線的輻射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DBR層的太赫茲光電導天線的外延結構,包括:
一半絕緣襯底;
一緩沖層,其制作在半絕緣襯底上;
一DBR結構,其制作在緩沖層上;
一低溫層,其制作在DBR結構上。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帶有DBR層的太赫茲光電導天線的外延結構的制備 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一半絕緣襯底;
步驟2:在半絕緣襯底上生長緩沖層;
步驟3:在緩沖層上生長DBR結構;
步驟4:在DBR結構上生長低溫層。
步驟5:退火,完成制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是通過增加并改變DBR結構材料的組成以及 重復的周期數,從而提高外延層對光的吸收效率,提高太赫茲天線的輻射 性能。
附圖說明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 后,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外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制備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DBR層的太赫茲光電導天線的 外延結構,包括:
一半絕緣襯底10,該半絕緣襯底10的厚度為300-400μm;
一緩沖層20,其制作在半絕緣襯底10上,緩沖層20的厚度在50-500nm 之間,生長此層可使得襯底表面平整;
一DBR結構30,其制作在緩沖層20上,所述DBR結構30包括一AlGaAs 層31和制作在其上的GaAs層32,所述DBR結構30為周期結構,周期數 為2-30。這種DBR結構30與半絕緣襯底10晶格匹配無應力,其反射的中 心波長為天線使用時的泵浦光波長。利用此DBR結構30對天線使用時的 泵浦光的高反射作用,提高外延層對光的吸收效率,進而提高太赫茲天線 的輻射性能。
一低溫層40,其制作在DBR結構30上。此低溫層40是在150-500℃ 之間的溫度的范圍內生長的GaAs材料,厚度為1-3μm。這樣一種低溫層 40的載流子壽命短,電子空穴復合速度快,對應的震蕩電流的變化頻率在 太赫茲級別,從而可以向外輻射出太赫茲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10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