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線路保護套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1831.5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2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煥俠;曹建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線路 保護 套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汽車線路保護套管,能夠保護汽車內部線路以防線路因高 溫、腐蝕、摩擦而損壞或老化,屬于高性能復合材料織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來因汽車線路老化或磨損漏電而造成的汽車自燃事故頻發,這種現象主要歸因 于線路長期在高速運動中摩擦、擠壓、受高溫烘烤或受到遭遇酸堿性物質的侵蝕,使得線路 外層保護皮膜受損、毀壞,導致線路短路而發生自燃事故。
每年僅國內汽車產量就達到幾千萬輛,然而汽車線路的隱患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 決,線路的保護措施也沒做到位。目前市場上關于汽車線路的最主要保護方法就是在汽車 引擎線束上噴上一層防護膜----“引擎線路保護劑”,用于外部引擎線路的保養和防護,使 用后,會在噴涂的表面形成一層特殊的膜,延緩線路老化,可以改善汽車電路漏電導致的自 燃問題。然而此方法防護時間短,需要經常進行線路的保養和防護且成本高。
本發明專利制備的汽車線路保護套管解決線路因老化、磨損而導致短路的問題, 延緩了線路損壞,延長線路生命周期,對線路起到有效保護作用。該保護套管使用方式是將 線路貫穿于套管中,使用快捷。因套管具有絕緣、耐高溫、腐蝕、高強度、抗壓等功效,能夠防 護線路受外界環境原因而使線路老化、磨損,且該保護套管成本低,工藝簡單。
發明專利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專利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線路保護 套管,對線路進行有效的保護,使線路具有延緩老化,更耐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汽車保護套管,由玻纖內管和芳綸外管 組成的兩端開口的筒狀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三個工藝過程:內管成形工序、外管成形 工序、粘接工序。
內管成形工序:將玻璃纖維進行三維編織,使其形成兩端開口的管狀套管。
外管成形工序:先將芳綸進行集束處理,其次使用處理后的芳綸在玻纖內管外部 進行緯平針編織,一步成形為外套管。
粘接工序:將成形的內外套管通過樹脂粘接,后進行高溫固化處理,使其成形。
本發明專利的汽車線路保護套管具有以下效果:本發明專利的汽車線路保護套 管,通過保護線路,避免其因受擠壓、高溫、摩擦或外界酸堿性物質的侵蝕而損壞發生短路, 且此保護套管具有絕緣性,防漏電,對汽車線路起到保護作用,使線路使用更為持久。本發 明專利的汽車線路保護套管成本低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工業化生產。
對本發明專利制備的汽車線路保護套管進行指標與性能測試,其測試如下:(1)樣 品重金屬及有害物質的含量測試,其檢測結果均為N.D.(未檢測出)(2)樣品阻燃性測試, 其檢測結果為不燃物品(3)樣品耐熱性測試,其檢測結果為:縱向尺寸收縮率2%<10%(限定 值)(4)樣品耐熱老化測試,其測試結果為:表面沒有褪色變色,降解等異常現象;5次U形折 疊無裂痕或斷裂(5)樣品拉伸性能測試,其檢測結果為:抗拉強度252.57N/mm,斷裂伸長率 2.53%(6)樣品抗微生物測試,其檢查結果為:無異味,表面無變質發霉和發酵異常現象(7) 樣品耐磨性能測試,其檢測結果為:耐磨次數>10000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樣品測試結果匯總圖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實例對本發明專利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專利 的限定。
本發明專利的一個實施實例的一種汽車線路保護套管,由玻纖內管和芳綸外管組 成的兩端開口的筒狀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三個工藝過程:內管成形工序、外管成形工 序、粘接工序。
內管成形工序:將玻璃纖維進行三維編織,使其形成兩端開口的管狀套管,玻璃纖 維采用三維編織,使其具有各向異性,增強了套管的各個方向的抗沖擊性能。
編織工序:對玻璃纖維、芳綸纖維分別進行編織,制成兩個筒狀的管柱。其中玻璃 纖維采用三維編織,使其具有各向異性,增強了套管的各個方向的抗沖擊性能。
外管成形工序:先將芳綸進行集束處理,其次使用處理后的芳綸在玻纖內管外部 進行緯平針編織,一步成形為外套管。集束處理是對芳綸運用聚氨酯樹脂對芳綸纖維進行 上漿,使其強度提高,擁有集束、防脫散效果。芳綸纖維采用緯平針編織,同時提高了套管的 尺寸穩定性和形態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學院,未經嘉興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18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