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接管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8244.0 | 申請日: | 2016-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5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張佳博;唐曙;樊卉菁;陳祥;王超;陳明華;周帥利;劉艷;張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納克排氣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3/08 | 分類號: | 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0181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管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管的制造方法,屬于發動機排氣后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乘用車的排氣后處理系統通常包括熱端以及冷端,其中冷端包括消音包以及與消音包連接的若干排氣管?,F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法蘭以及扣持環相配合的方式進行排氣管的連接。然而,這種連接方式成本較高、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方便且成本較低的連接管的制造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應用于排氣后處理系統的連接管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
S2:將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進行擴張以形成擴口,并將所述第二連接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擴口中;
S3:對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管的重疊處進行沖壓以形成向內的凹痕,從而將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管連接起來,其中:
所述凹痕包括沿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軸向間隔設置的第一凹痕以及第二凹痕,所述第一凹痕包括第一錐面、第二錐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錐面與所述第二錐面的第一圓柱面;所述第二凹痕包括第三錐面、第四錐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三錐面與所述第四錐面的第二圓柱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步驟S1中,所述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的直徑相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圓柱面位于所述第一凹痕的最里面,所述第二圓柱面位于所述第二凹痕的最里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凹痕圍繞所述第一連接管一整圈,所述第二凹痕圍繞所述第一連接管一整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凹痕及/或所述第二凹痕呈波浪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凹痕及/或所述第二凹痕呈S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步驟S3之后,該制造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
S4:對所述第一圓柱面及/或所述第二圓柱面進行進一步沖壓以形成向內凹陷的若干凹坑。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步驟S3中還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軸向的若干防扭轉凹痕。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向內沖壓以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管,提高了制造的效率;第一凹痕以及第二凹痕能夠提高連接管的抗拉強度以及抗扭轉的能力,使之達到技術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發動機排氣后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在一起后的示意圖。
圖4是沿圖3中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一連接管以及第二連接管在連接之前的示意圖。
圖6是圖5中的第一連接管形成擴口之后的示意圖。
圖7是沿圖6中B-B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將本發明的第二連接管插入到第一連接管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在圖3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若干凹坑的示意圖。
圖10是圖9中凹坑剖面的局部放大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連接在一起后的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在第三實施方式中連接在一起后的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在第四實施方式中連接在一起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發動機排氣后處理系統100,其包括排氣消音包1以及與所述排氣消音包1連接的若干連接管2。在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排氣消音包1包括第一連接管11,所述若干連接管2包括第二連接管21。請參圖3及圖4所示,所述第一連接管11與所述第二連接管21通過沖壓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請參圖5至圖8所示,連接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直徑相同的第一連接管11與第二連接管21;
S2:將所述第一連接管11的一端進行擴張以形成擴口111,并將所述第二連接管21的一端插入所述擴口111中;
S3:對所述第一連接管11與所述第二連接管21的重疊處進行沖壓以形成向內的凹痕3,從而將所述第一連接管11與所述第二連接管21連接起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納克排氣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納克排氣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82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