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毫米波制導的自主尋的導彈彈道分布式聯合仿真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7525.4 | 申請日: | 2016-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71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龍騰;李學亮;劉莉;蔣孟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唐華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毫米波 制導 自主 導彈 彈道 分布式 聯合 仿真 框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紅外/毫米波制導的自主尋的導彈彈道分布式聯合仿真框架,包括六自由度彈道仿真模塊、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模塊和目標識別模塊三個模塊,步驟包括:對仿真流程初始化,設置初始仿真參數;設定誤差,模擬飛行過程中受到的擾動因素,進行蒙特卡洛打靶實驗;啟動三個模塊的程序(服務器端),并完成初始化設置;啟動三個模塊的輸入程序(客戶端);三個模塊通過握手協議監控的形式展開各模塊仿真、等待和數據傳遞,直至導彈命中目標或到達最遠射程;重復蒙特卡洛打靶實驗達到最大打靶次數,結束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計算,驗證導彈的目標識別概率和命中概率。本發明能有效地提升自尋的導彈方案的設計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紅外/毫米波復合制導的自主尋的導彈六自由度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目標識別三者閉環仿真的分布式聯合仿真框架,屬于飛行器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戰術導彈以其命中精度高,機動能力強等特點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作戰武器。在未來高科技戰爭中,利用新的傳感器技術、信息融合技術等相關技術,使發射制導裝置實現“發射后不管”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針對紅外成像/主動毫米波復合末制導體制的自主尋的導彈,在導彈的方案設計階段,為了高效地考察自主尋的導彈的目標識別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同時能夠保證固有專業仿真程序的最小修改量和保護每位參與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產權,需要一套采用分布式仿真架構的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以及目標識別三個模塊的聯合仿真框架。采用分布式仿真架構即保證了模塊之間的獨立性,又使實驗方案具有了很強的擴展性,便于以后更多相關模塊的添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外/毫米波制導的自主尋的導彈彈道分布式聯合仿真框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自主尋的導彈的方案設計階段,在保證固有專業仿真程序的最小修改量和保護每位參與人員專業技術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開展自主尋的導彈六自由度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以及目標識別的分布式聯合仿真,考察導彈的目標識別概率和命中精度。利用本發明公開的聯合仿真框架,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尋的導彈方案設計的設計效率,并對導彈的目標識別概率和命中精度進行有效地驗證。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采用C++語言開發了基于TCP/IP的數據傳輸程序,實現六自由度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和目標識別三個模塊多機間數據通信。考慮到三者之間的數據傳遞量小于6M/s(由以25幀為頻率,分辨率為640×480的紅外視景圖片所占的最大字節數計算得出),選用3節點環形拓撲結構的快速以太網的TCP/IP協議進行數據傳輸。TCP/IP數據傳輸的服務器端以代碼的形式集成進六自由度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和目標識別模塊的仿真分析輸出程序中,主要設計步驟包括創建套接字Socket、綁定Socket、設置監聽模式、建立連接、發送數據和關閉套接字。TCP/IP數據傳輸的客戶端程序獨立運行,作為六自由度彈道、紅外/毫米波場景生成和目標識別模塊的仿真分析輸入程序,采用獨立線程掛起和喚醒交替的方式不停訪問上游模塊程序的輸出結果,包括創建套接字、發送連接請求、接收數據和關閉套接字四個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75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減振聯軸器的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