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除煙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3120.3 | 申請日: | 2016-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6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重景;黃錦穎;黃信銘;黃信雄;林冠州;蔡裕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關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20 | 分類號: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煙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燒結構,特別涉及一種燃燒煙霧微粒的除煙器。
背景技術
已知的燃燒裝置(如燃燒爐或咖啡烘豆機),在進行燃燒物質的過程中,物質因燃燒未完全,而會產生碳粒,碳粒隨著燃燒所產生的氣流移動即形成煙霧,煙霧最后將被排出于該燃燒裝置的外部而飄散在空氣中。
然而,飄散于空氣中的煙霧不僅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更會因應煙霧中的污染物而定,從而表現出對生物體造成呼吸道疾病、過敏或哮喘病發的影響程度。例如,部分煙霧中不僅殘留有微粒,更含有毒金屬致癌物,因此煙霧被人體吸入后容易造成人體不適,大量吸收將增加致癌風險。
目前已有業者在上述燃燒裝置的排煙路徑上加裝濾芯或是濾網,欲由此過濾燃燒未完全而產生的碳粒,然而,其濾芯或是濾網除了效果不顯著之外,更需定期更換才得以維持吸收碳粒的功效,倘若忘記更換,已充分附著有碳粒的濾芯或是濾網將失去作用。是以,如何有效且方便地降低煙霧對環境以及人體所造成的危害,便為首要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煙器,可有效提高燃燒裝置所排出的煙霧微粒接觸火焰的機會。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除煙器,裝設于一燃燒裝置的一排煙路徑上;其包含有一排煙管、多個導流葉片以及一加熱裝置;該排煙管具一入口與一出口,該入口連通該燃燒裝置;該導流葉片設置于該排煙管中且位于該入口與該出口之間,各該導流葉片呈傾斜狀且該導流葉片以通過該排煙管中心的一參考軸線為中心環繞設置;該加熱裝置設置于該 排煙管中,用以產生一熱源作用于該導流葉片與該出口之間,以燃燒該燃燒裝置所排出的煙霧微粒。
本發明的效果在于使該燃燒裝置所排出的煙霧微粒提高接觸該熱源的機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除煙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1的3-3方向的剖視圖;
圖4類似圖3為一剖視圖,揭示燃燒裝置所排出的煙霧微粒的方向;
圖5為本發明第二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的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的剖視圖;
圖7為本發明第四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的立體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五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的立體圖。
【符號說明】
[本發明]
100、200、300、400、500 除煙器
10 排煙管
12 第一管體121第一管段12a入口
122 第二管段 12b側口
14 第二管體14a出口
141 第一段 142第二段
16 管套
20 導流葉片
30 加熱裝置
32 瓦斯管
34 燃燒器
40 隔熱套
40a 網孔
40b 長槽
50 觸媒轉換器
60 透明罩體
L 參考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現舉一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請參見圖1至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優選實施例的除煙器100,該除煙器100裝設于一燃燒裝置(圖中未示出)的一排煙路徑上。該燃燒裝置可為一燃燒爐或一咖啡烘豆機……等,會排出煙霧微粒的裝置。
該除煙器100包含有一排煙管10、一導流裝置、一加熱裝置30以及一隔熱罩40。
該排煙管10包含有連通的一第一管體12、一第二管體14與一管套16。該第一管體12具有一第一管段121以及連接該第一管段121的一第二管段122;該第一管段121具有一入口12a,該入口12a連通該燃燒裝置,以讓該燃燒裝置所排出的煙霧氣流進入該排煙管10中;該第二管段122具有一側口12b。該第二管體14在本實施例中為耐熱的透明玻璃管,其一端連接該第一管體12的該第一管段121,另一端則形成一出口14a,該出口14a與該入口12a位于通過該排煙管10中心的一參考軸線L上,其中,該第二管體14的長度大于該第一管體12的長度。該管套16連接于該第二管體14的該出口14a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關隆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關隆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31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