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2161.0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15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泉;林榮輝;榮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永泉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急性 腹瀉 灌腸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 十大功勞根5-15份,丁榔皮10-20份,糯米3-9份,葛根3-7份,野山茶1-5份,川樸3-8份,地榆 1-5份,沒食子5-15份,白頭翁4-10份,白扁豆2-6份,木槿花1-5份,黃連1-2份,地瓜根2-6 份,茯神木8-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 要原料制備而成:十大功勞根8-13份,丁榔皮13-18份,糯米5-7份,葛根4-6份,野山茶2-4 份,川樸4-7份,地榆2-4份,沒食子8-13份,白頭翁6-8份,白扁豆3-5份,木槿花2-4份,黃連 1.3-1.8份,地瓜根3-5份,茯神木10-1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 要原料制備而成:十大功勞根10份,丁榔皮15份,糯米6份,葛根5份,野山茶3份,川樸5.5份, 地榆3份,沒食子10份,白頭翁7份,白扁豆4份,木槿花3份,黃連1.5份,地瓜根4份,茯神木11 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如下:
(1)先取凈丁榔皮與米一同置于鍋內,用文火加熱,拌炒至米呈黃棕色時,取出,篩去 米,攤涼,研磨成細末過80-120目篩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2-0.6倍;
(2)將沒食子用黑豆汁拌勻,燜20-28分鐘,文火不斷翻炒5-10分鐘,取出,研磨成細末 待用;
(3)將十大功勞根、葛根、地瓜根和茯神木置于蒸籠上,用米酒噴勻,蒸煮25-35分鐘,轉 文火炒至4-8分鐘,晾至酥脆,研磨成細末待用;
(4)將糯米、野山茶、川樸、地榆、白頭翁、白扁豆、木槿花和黃連搗碎,置于砂鍋內,煎煮 兩次,每次加水的用量是原料藥總量的2-4倍,每次煎煮28-48分鐘,過濾,兩次濾液混合,混 合液靜置4-8小時,得上清液;
(5)將步驟(1)-(3)所得物與步驟(4)所得上清液混勻,待沸騰3-7分鐘后,轉文火煎煮 并且攪拌6-10分鐘,過180-220目過濾網,放涼裝瓶即得灌腸制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研磨成細末過90-110目篩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3-0.5倍(優選的,研磨成細末 過100目篩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4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燜22-26分鐘,文火不斷翻炒6-9分鐘(優選的,燜24分鐘,文火不斷翻炒8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蒸煮28-33分鐘,轉文火炒至5-7分鐘(優選的,蒸煮30分鐘,轉文火炒至6分鐘)。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每次加水的用量是原料藥總量的2.5-3.5倍,每次煎煮33-43分鐘(優選的,每次加水的用量 是原料藥總量的3倍,每次煎煮37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混合液靜置5-7小時(優選的,混合液靜置6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急性腹瀉的灌腸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 待沸騰4-6分鐘后,轉文火煎煮并且攪拌7-9分鐘,過190-210目過濾網(優選的,待沸騰5分 鐘后,轉文火煎煮并且攪拌8分鐘,過200目過濾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永泉,未經林永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1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