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仿生海珍品3D打印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1189.2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9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概泉 |
| 主分類號: | A23L17/00 | 分類號: | A23L17/00;A23L17/40;A23P2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仿生 海珍品 打印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仿生海珍品3D打印機。
背景技術
3D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的快速成型技術,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以快速、方便、靈活、高精度、高質量、低成本等特點代替傳統制造業的機床、刀具和流水作業等繁瑣工序,成為國內外研究人員和社會人員的廣泛關注熱點,自1986年美國推出第一臺3D打印機以來,歷經30年的發展,3D打印技術被認為是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新材料、新技術為主要優勢,在醫學、航天、食品工業、建材工業等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3D食品打印機是在3D打印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快速食品制造機械,不僅可以人性化的改變食物形狀,改良食品品質,還可以自由搭配均衡營養,3D食品打印機讓人們無須滿身大汗的在爐火前烹煮,輕輕松松就能制作出美味食品,其目的在于幫助人們節省手工烹煮時間,精簡制作過程,從而鼓勵人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自制食品,3D食品打印機是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食品制造層面上的一種機器,主要由控制電腦、自動化食材注射器、輸送裝置等幾部分組成,它所制作出的食物形狀、大小和用量都由電腦操控,其工作原理 和操作方法與3D打印機相似,其使用的打印材料是可食用的食物材料和相關配料,將其預先放入容器內,將食譜輸入機器,開啟按鍵后注射器上的噴頭就會將食材均勻噴射出來,按照“逐層打印、堆疊成型”制作出立體食物產品,使用者可以自主決定食物的形狀、高度、體積等,不僅能做出扁平的餅干,也能完成巧克力塔,甚至還能在食物上完成卡通人物等造型,用于食品打印的材料來源豐富,可以是生的、熟的、新鮮的或冰凍的各種食材,將其絞碎、混合、濃縮成漿、泡沫或糊狀,打印出的食品口感各樣,方便咀嚼下咽,同時還可自由搭配營養,對于咀嚼困難或有吞咽困難的老年人、病人,3D打印食品不僅人性化地改變食物形狀以及改良食品品質,更提供了均衡營養,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仿生海珍品3D打印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鮑魚、蝦和魚為研究對象,建立海產品三維數模庫的仿生海珍品3D打印機。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仿生海珍品3D打印機,包括X、Y、Z方向的打印支架和擠出機構,所述X、Y、Z方向的打印支架上設有步進電機,擠出機構安裝在打印支架上,X、Y、Z方向的打印支架的底部安裝有打印臺,所述打印臺下面設有加熱板,所述X、Y向的步進電機軸上安裝有同步輪,所述同步輪通過同步帶帶動打印臺和加熱板運動,所述X、Y向的步進電機軸上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傳遞Z方向的動力,Z向步進電機軸與螺桿相連, 所述擠出機構包括擠出支架、擠出步進電機、扁軸、擠出螺桿、內螺紋法蘭、料筒、橡膠柱塞和噴頭,所述擠出步進電機安裝在擠出支架上,擠出步進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扁軸相連,擠出螺桿的一端插入扁軸中,另一端與橡膠柱塞相連,內螺紋法蘭與擠出螺桿連接,料筒安裝在內螺紋法蘭下端,噴頭安裝在料筒底部,所述螺桿的材質為鑄鋼,所述鑄鋼含有的化學元素成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碳0.05-0.08%、鈣0.4-0.7%、錳0.05-0.07%、鋅0.5-0.9%、0.0023-0.0045%、鋁0.4-0.6%、鉬0.7-0.9%、硼0.027-0.035%、鎂0.24-0.26%、鈦0.035-0.0037%、碌≤0.29%、銅0.13-0.18%、余量為鐵。
所述X、Y、Z方向的打印支架由光軸和支撐板構成,所述鑄鋼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硅鐵、錳鐵與廢鐵按1.2:4.3-5.1:2.3-4:5.5比例投入真空感應爐中熔化,再加入廢鋼,作為鐵基質來源;進行脫硫、脫氧;然后依次加入鎂、銅、鈮和鈦合金元素合金化,所述的各合金元素加入量為其配方中各自質量百分比的1/3-3/7,控制感應爐中壓強為0.0006-0.0008Mpa,加熱溫度至1293-1532℃,熔融后熱軋,冷卻后制成鋼坯;
(2)將步驟(1)的鋼坯放入電弧爐中熔化至熔融狀態,保溫5-7h,然后向其中加入剩余量的鋁、銅、鐳和鈦各合金元素,攪拌均勻,保溫32-40分鐘,再向其中加入其它剩余合金元素,在1430-1550℃精煉30-50min,保溫25-35min后取樣,分析成分后,調整成分,熔化18-22min,鑄造成型,出鋼溫度為1432-14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概泉,未經梁概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11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