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頻控陣MIMO雷達系統中的波形優化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7449.9 | 申請日: | 2016-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99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鞏朋成;李婕;張正文;賀章擎;趙曉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趙麗影 |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頻控陣 mimo 雷達 系統 中的 波形 優化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雷達通信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新體制頻控陣MIMO雷達波形設計方法,用于頻控陣MIMO雷達中在獲得較高的距離、角度以及多普勒維分辨率的同時,減少需要處理的測量數據。
背景技術
頻控陣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的概念是由P.Antonik等人首次在2006年IEEE雷達年會上提出。P.Antonik指出頻控陣列波束形成器的波束掃描角隨著距離而變化,這樣提供了更靈活的波束掃描,同時也提供了一種抗多徑干擾的方式。在FDA中,相鄰陣元存在一個較小的頻率增量,該頻率增量相對時間而言是恒定的,且遠遠小于載頻,因此發射信號在頻域上部分重疊。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達利用波形分集和空間分集特性能夠極大地提高角度分辨率、改進目標參數的識別能力、提高低速目標和弱目標的檢測以及改善目標參數估計等方面性能,并能夠突破傳統體制雷達的性能限制,近年來受到雷達界和相關學術界科研人員的高度關注和研究。FDA結合MIMO雷達,利用FDA-MIMO雷達的角度-距離依賴特性,能獲得距離、角度以及多普勒維較高的分辨率。
壓縮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一種相對比較新的信號處理理論。根據壓縮感知理論,通過使用很少的采樣或者測量,能夠恢復稀疏信號。壓縮感知也應用到了共址式MIMO雷達和分布式MIMO雷達中,研究了估計目標的位置和速度、感知矩陣列之間相關性等問題。基于壓縮感知的MIMO雷達系統在維持其性能的同時又能有效減少每個天線上的測量數據。
CS-MIMO雷達通過利用目標在角度、多普勒和距離空間的稀疏性估計目標參數。目標空間是被離散成一定的柵格,基于這些柵格構建稀疏矩陣,并通過稀疏信號恢復方法估計目標。然而,當目標偏離柵格點時,CS-MIMO雷達的性能就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已有方法的缺點,提出一種頻控陣MIMO雷達系統中的波形優化設計方法,既能消除柵格離散化問題、又能減少計算量并獲得高的分辨率。其目的是在獲得精確的目標檢測和估計時,能盡可能減少所需的數據量。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是:根據矩陣填充(matrix completion,MC)理論,接收數據矩陣的相干性,直接影響獲得的MC性能,而其性能跟發射波形是直接相關的。本文的目標是設計頻控陣MIMO雷達的發射波形,使得接收數據矩陣的相干性盡可能低,具體實現步驟包括如下:
步驟1,根據目標環境需要,確定頻控陣MIMO雷達的發射載頻、頻率增量、天線數目以及波形碼元長度;
考慮窄帶的頻控陣MIMO雷達系統的模型,其陣列由N個發射天線和M個接收天線構成的組成。頻控陣MIMO雷達系統發射N個不同的發射信號x(t),其表示如下:
其中E是發射能量,T是雷達脈沖持續時間,fn是第n天線上的載波頻率,是單模發射波形。fn和寫成向量形式分別為:
其中,f0是第1個天線上的載波頻率,Δf是頻率增量;
s(t)=[s1(t),s2(t),…,sN(t)](4)
在式(3)中,考慮發射信號是由一組正交信號s(t)的線性組合產生,即每個正交信號sn(t)通過加權向量后反饋到N個發射天線上。s(t)滿足
R=∫s(t-τk)s(t-τk)Hdt=∫s(t)s(t)Hdt=I(6)
下面推導給出發射陣列導向向量。在頻控陣MIMO雷達中,經加權的發射信號x(t)通過頻控陣列,照射到某個散射體上。假設該散射體位于角度θ、相對于發射陣列的第一個發射天線的距離為r處。則第1個天線到目標的相位為
其中,λ1是第一個發射陣元上的載波波長。類似地,第n個天線到目標的相位為:
其中,dt是發射陣列的陣元間隔。
于是,發射陣列的第n個天線與第1個天線之間的相位差可表示為:
以第一個陣元作為參考陣元,由此可得發射陣列的導向向量為:
步驟2,根據接收數據模型,構建發射波形跟虛擬導向矢量之間的解耦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業大學,未經湖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744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