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1161.0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3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麥亦勇;吳動動;田豪;林志興;楊祥文;黃銀娟;徐富貴;馮新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2 | 分類號: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孔徑 大小 可控 介孔碳球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介孔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 料的制備方法,以及該介孔碳球材料在超級電容器方面的應用,屬于納米材料制備和 電化學儲能領域。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介于傳統電容器和充電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裝置,其容量可達 幾百至上千法拉。超級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比普通電容器高,并具有充放電速度快、 效率高、對環境無污染、循環壽命長、使用溫度范圍寬、安全性高等特點。它可以作 為便攜式儀器設備、數據記憶存儲系統的后備電源以及作為電動汽車的儲能部件或內 燃機車的啟動電源。然而,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比二次電池小,為了超級電容器能 夠應用到各種實際設備當中,具有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超級電容器是亟需開發的。
介孔,特別是大尺寸的介孔,更容易實現反應大分子的介質傳輸。形貌控制是一 個關鍵的因素。球形形貌,尤其是粒徑小于200nm的球,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球形 提供了介質傳遞的短路徑且降低了粘滯效應。大量文獻報道了使用球狀碳材料在藥物 輸送,基因治療,超級電容器,鋰硫電池,二氧化碳捕獲等方面的應用。從現有技術 來看,許多方法能夠制備介孔碳球,包括Stober法、硬模板和軟模板方法。例如,Lu 團隊(Adv.Mater.2013,25,998)通過直接自聚合和隨后的碳化合成120至800nm 粒徑的微孔碳球。雖然用KOH刻蝕后所得到的碳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但得到的球形 孔仍是微孔其孔徑小于2nm。Zhao團隊(Angew.Chem.Int.Ed.2010,49,7987; Angew.Chem.2010,122,8159)利用水熱方法,以酚醛樹脂和F127的共組裝合成了有序 的介孔碳球。然而,他們的孔徑為3nm。這樣的孔徑顯著降低了其實際應用。
目前,通過用許多高分子量的嵌段聚合物(如PS-b-PEO、PIB-b-PEO、PS-b-P4VP 和PEO-b-PMMA)做軟模板制備了孔徑大于10nm的介孔材料。但是,它們大都形成了 薄膜或形狀不規則的微米顆粒。這些體系涉及溶劑蒸發過程不適用于制備介孔碳球。 大尺寸的孔的介孔碳球的應用會更廣泛。
摻雜有雜原子的碳納米材料,如氮、硼和硫,由于電子給體/受體的特性和所得到 的電化學性能的增強吸引了許多的關注。氮摻雜的碳納米材料,如氮摻雜碳納米管, 石墨烯和介孔碳,都表現出優異的電性能和良好的氧還原穩定性。因此,大孔徑尺寸 氮摻雜的介孔碳球肯定會通過減少擴散路徑增強介質傳遞。若介孔碳球材料孔徑太小, 由于電解質離子難以進入其中,使得這些微孔所對應的比表面積對電容沒有貢獻。在 充放電的過程當中,電解液不能夠充分接觸,尤其是有機電解液,其包含大的有機分 子,在高負荷的電流密度下,微孔內裸露的表面不能夠充分進行電量存儲。大尺寸的 介孔,大分子的介質傳遞更容易實現,能夠增強超級電容器的性能。然而,目前介孔 球的孔徑太小,限制了實際的應用。
現有技術制備介孔碳球材料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利用硬模板制備的介孔碳球步驟繁瑣,程序復雜,有毒污染性強。
2、目前制備方法反應條件苛刻。
3、現有技術制備的介孔球的孔徑太小,應用受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首次提供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 制備方法,可制備孔徑大,且能精確調節孔徑大小的介孔球。首先,通過ATRP(原子 轉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備PS-b-PEO(聚苯乙烯嵌段聚環氧乙烷)嵌段聚合物,然后 利用多巴胺(DA)與膠束協同組裝并自聚后經高溫焙燒,實現了溫和溫度下N摻雜的 介孔碳球的制備。作為一種高性能儲能材料,應用在超級電容器上。
本發明的原理是:利用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憎水鏈長度的 PS-b-PEO,并利用嵌段聚合物自組裝原理,將這些聚合物組裝成具有不同粒徑的 PS-b-PEO膠束。在常溫條件下,利用多巴胺前驅體的自聚反應,包裹粒徑不一的膠束, 獲得由PS-b-PEO/聚多巴胺復合微球,后經高溫焙燒得到具有不同孔徑的氮摻雜介孔 碳。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 如下步驟:
步驟1,聚環氧乙烷單甲醚溶解在甲苯中
聚環氧乙烷單甲醚溶解在甲苯中,共沸蒸餾除去來自聚環氧乙烷單甲醚中的水, 冷卻得到第一溶液;聚環氧乙烷單甲醚為白色粉末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11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石墨烯復合導電粉體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