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1161.0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3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麥亦勇;吳動動;田豪;林志興;楊祥文;黃銀娟;徐富貴;馮新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2 | 分類號: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孔徑 大小 可控 介孔碳球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聚環氧乙烷單甲醚溶解在甲苯中,共沸蒸餾除去來自所述聚環氧乙烷單 甲醚中的水,冷卻得到第一溶液;
步驟2,在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溴代化合物,室溫下攪拌反應過夜,旋轉蒸發除 去所述甲苯的80%-90%,再加入乙醚形成第一沉淀;所述第一沉淀先真空干燥再溶解 在水中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萃取得到的有機層,用MgSO4干燥,而后真空旋轉 蒸發除去所述二氯甲烷,得到引發劑;
步驟3,先將所述引發劑加入到Schlenk瓶中,再將CuBr和聯二吡啶加入到所述 Schlenk瓶中,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一混合物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除去氧;
步驟4,苯乙烯先經中性氧化鋁柱過濾除去阻聚劑,再利用鼓氮氣法除去所述苯 乙烯中的氧,得到苯乙烯純凈物;
步驟5,將所述苯乙烯純凈物加入到所述Schlenk瓶中與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得 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先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然后在恒溫油浴下加熱到 100-120℃并不斷攪拌反應5-12h,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驟6,所述第三混合物加入四氫呋喃溶劑中得到第四混合物,所述第四混合物 經中性氧化鋁過柱,再加入過量甲醇并過濾得到第二沉淀,所述第二沉淀再用甲醇洗 然后在40℃真空條件下干燥兩天,得到嵌段聚合物;
步驟7,所述嵌段聚合物溶解在四氫呋喃中得到第二溶液,將乙醇和去離子按體 積比1:2配成乙醇溶液,將所述乙醇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產生膠束聚集體; 將鹽酸多巴胺前驅體在攪拌條件下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室溫下攪拌48h以便多巴 胺的聚合;收集產物離心凈化,最后高溫煅燒,得到所述介孔碳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1中,所述聚環氧乙烷單甲醚的聚合度為100~5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1中,在0℃條件下,所述聚環氧乙烷單甲醚溶解在所述甲苯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2中,所述溴代化合物是2-溴異丁酰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2-溴異丁酰溴與所述聚環氧乙烷單甲醚的物質的量比為1:(0.1~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3中,所述CuBr預先用冰醋酸提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3中,所述CuBr和所述聯二吡啶的質量比為1:(2.0~5.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驟3中,所述惰性氣體包括氮氣、氬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驟5中,改變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以精確調節所述介孔碳球的孔徑。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孔徑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高溫煅燒是指:先在管式爐中氮氣保護氣氛下經350℃煅燒 3h,然后每分鐘升溫1℃,到達900℃后保溫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11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石墨烯復合導電粉體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