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微晶纖維素基導電薄膜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6920.4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1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唐艷軍;沈小創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1/04;C08K3/22;C08K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佳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纖維素 導電 薄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微晶纖維素基導電薄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備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復合材料;
步驟(2),制備納米微晶纖維素溶膠;
步驟(3),準確量取一定量的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無水乙醇分散液置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納米微晶纖維素溶膠,隨后置于超聲清洗儀中超聲分散均勻;取混纖微孔過濾膜夾在砂芯玻璃過濾器中,倒入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微晶纖維素混合體系,進行真空抽濾成膜,將得到的薄膜連同混纖微孔過濾膜一起轉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丙酮溶液溶解濾膜,對留下的薄膜進行干燥,最后得到納米微晶纖維素基導電薄膜;
步驟(1)中所述的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過程具體如下:取0.09 g氧化石墨置于錐形瓶中,加入200 mL無水乙醇,置于超聲清洗儀中超聲1.5 h,加入0.01 g 納米二氧化鈦,繼續超聲0.5 h,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無水乙醇分散液;隨后,將該分散液移至暗箱中攪拌1h,并用紫外汞燈照射1.5 h,進行光催化還原,得到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無水乙醇分散液;最后,將其置于20-40 oC的環境中干燥48 h,便得到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復合材料;
步驟(2)中納米微晶纖維素溶膠的制備過程具體如下:準確稱取5 g 微晶纖維素置于三口燒瓶中,加入50 mL質量分數為65%的現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溫度為50 oC條件下攪拌反應2 h;反應結束后取出三口燒瓶置于超聲清洗儀中超聲處理30 min,控制超聲功率為100W;超聲結束后取出三口燒瓶,加入500 mL蒸餾水稀釋,將稀釋后的懸濁液用高速離心機離心分離,控制轉速為10000 rpm,時間為10 min;離心結束后,倒掉上清液,加入適量蒸餾水,重復上述離心操作,直至上層液變渾濁,開始收集上層納米微晶纖維素懸濁液樣品;再次加入適量蒸餾水,重復離心操作并收集上層液,直至上層液再次變清,停止離心;將收集到的納米微晶纖維素懸濁液樣品用減壓蒸餾濃縮,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 h,期間每隔3 h換一次蒸餾水,最終得到納米微晶纖維素溶膠;
步驟(3)中還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復合材料的加入量為0-0.007 g,不包括0g;納米微晶纖維素的加入量為0.093-0.1 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的超聲時間為10 min,超聲功率為100 W。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混纖微孔過濾膜的孔徑為0.22 μm,以砂芯玻璃過濾器為過濾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導電薄膜的干燥溫度為15-40 oC,干燥時間為6 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692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