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持式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6809.9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22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舟;王永華;鐘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美的清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5/26 | 分類號: | A47L5/26;A47L9/00;A47L9/06;A47L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吸塵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持式吸塵器,包括:殼體、塵杯以及倒灰板,所述塵杯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塵杯的底部形成有出塵口;所述倒灰板設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倒灰板被構造成在打開所述出塵口的打開位置和關閉所述出塵口的關閉位置之間可運動。根據本發明的手持式吸塵器,通過設置上述倒灰板,可以方便地將塵杯內的污物、灰塵等倒出,極大地簡化了倒灰過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吸塵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手持式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通常需要將塵杯從手持式吸塵器的殼體上拆下,再進行倒灰,整個倒灰過程復雜,且倒灰完畢后,還需要將塵杯重新安裝至殼體上,整個倒灰過程費時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手持式吸塵器,所述手持式吸塵器倒灰方便。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手持式吸塵器,包括:殼體;塵杯,所述塵杯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塵杯的底部形成有出塵口;以及倒灰板,所述倒灰板設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倒灰板被構造成在打開所述出塵口的打開位置和關閉所述出塵口的關閉位置之間可運動。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手持式吸塵器,通過設置上述倒灰板,可以方便地將塵杯內的污物、灰塵等倒出,極大地簡化了倒灰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倒灰板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殼體上以使所述倒灰板在所述打開位置和所述關閉位置之間可旋轉,且所述倒灰板的另一端與所述殼體可分離地配合。
具體地,所述倒灰板的所述另一端通過至少一個配合機構與所述殼體可分離地配合,其中所述配合機構包括: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設在所述倒灰板的所述另一端;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二配合件設在所述殼體上,當所述倒灰板位于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第二配合件分離,當所述倒灰板位于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二配合件配合。
可選地,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為相互扣合的卡扣。
進一步地,所述手持式吸塵器進一步包括:按鈕,所述按鈕設在所述殼體上,其中所述第二配合件設在所述按鈕上,按下所述按鈕、所述第二配合件朝向遠離所述第一配合件的方向運動以與所述第一配合件分離。
更進一步地,所述按鈕和所述塵杯之間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被構造成在遠離所述殼體中心的方向常推動所述按鈕。
可選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可選地,所述配合機構為兩個且所述兩個配合機構左右對稱。
可選地,所述倒灰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倒灰板的后端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殼體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倒灰板和所述出塵口之間設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倒灰板和所述出塵口之間的間隙。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手持式吸塵器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手持式吸塵器的局部示意圖,其中所述切換機構位于所述隔斷位置;
圖3是圖1中所示的手持式吸塵器的另一個局部示意圖,其中所述切換機構位于所述導通位置;
圖4是圖1中所示的塵杯的立體圖;
圖5是圖4中所示的塵杯的縱向剖面圖;
圖6是沿圖5中A-A線的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美的清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美的清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68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塵器的塵杯組件及具有其的吸塵器
- 下一篇:一種男用便攜式小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