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風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及均勻化干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6239.3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6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別玉;鄭思銘;陳飛;孫俊剛;毛文元;常靜華;焦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6B9/06 | 分類號: | F26B9/06;F26B21/00;F26B2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風 混合 立式 干燥器 均勻 干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風干燥設備及干燥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熱風混合流立式干燥器 及均勻化干燥工藝。
背景技術
干燥設備是農作物干燥過程的重要設備之一,不同的干燥對象有不同的干燥方 法,其中熱風干燥方式是當前實際應用中較多的一種干燥方式。然而,熱風穿流干燥室內會 出現因氣流分布不均勻而導致干燥效率低下、干燥產品品質下降、干燥能耗增加等諸多問 題。針對由熱風爐、排煙風機、換向機構、風道及烘干箱等部件組成的戶用普通熱風穿流干 燥設備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烘干箱熱風由熱風爐提供,換向機構可使熱風上下交替 進入烘干箱。干燥烘箱為立方體,從上至下均勻擺放14層干燥盤,由沿兩端壁面焊接的支撐 板托住,熱風從烘箱底面的熱風分布器中均勻進入。實驗結果表明,該干燥系統交替進風干 燥時,箱內14盤干燥盤的最上面3層和最下面3層的干燥狀態比中間8層更快,而每盤都一定 程度出現周邊干燥速度遠大于中央區域的情況,使得中間區域呈現一塊“濕島”。不僅導致 物料完成干燥過程的時間不一致,從而影響最終干燥能耗和產品品質;而且還會導致“濕 島”上的物料長時間處于高溫高濕且缺氧的狀態,其中的微生物發酵使得物料壞死,極大影 響了物料的得率和產品品質。
對于這一問題,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殷勇等人的文獻《提高箱式穿流干燥室流場 均勻性的研究》(發表于《農業機械學報》1993年,24卷,第3期)認為利用空載冷態時干燥箱 內的空氣流場分布作為表征干燥過程均勻性的指標是合理的;并提出了在入風口和出風口 加均風板對內部流場進行干涉的措施,即在進風口及與之相鄰的物料盤之間加設一多孔板 (均風板)形成勻風室,使氣流充分混合,提高整個干燥室內氣流分布的均勻性。對此結構箱 體內的流場分布進行模擬表明,對于高度不大的立式干燥箱,這種方法效果較好,但是對于 干燥盤層數較多的干燥箱,進出風口的均風板對中間遠離風口的干燥層影響微弱。因此,本 發明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改造干燥托盤結構,從而使干燥箱內流場均勻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干燥設備在農副產品干燥過程存在的干燥不均勻問題,提供了一 種帶新型均風裝置和物料托盤的熱風混合流立式干燥器,還提出了一種緩解不均勻性的排 濕控制模式和進風模式。
本發明熱風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包括熱風爐1、換向機構3、烘干箱5,熱風爐1通過風 道Ⅰ14、風道Ⅱ15與烘干箱5連通并形成回路;其中烘干箱5包括箱體7、總風道、位于烘干箱 下部的下風道布風板6、位于烘干箱上部的上風道布風板4、一個以上的物料托盤Ⅰ、一個以 上的物料托盤Ⅱ,總風道設置在箱體一側,換向機構3設置在總風道內,上風道布風板4上方 的上風道16通過總風道與風道Ⅰ14連通,下風道布風板6下方的下風道17通過總風道與風道 Ⅱ15連通,風道Ⅱ15上設置有排濕口13,物料托盤支架9固定在箱體7內側,物料托盤Ⅰ、物料 托盤Ⅱ通過物料托盤支架9交替設置在箱體7內,物料托盤Ⅰ設置在物料托盤Ⅱ上方,物料托 盤Ⅰ、物料托盤Ⅱ均由邊框8和固定在邊框上的托盤10構成,托盤10由開孔金屬薄板12和絲 網11拼接而成。
物料托盤Ⅰ、物料托盤Ⅱ拼接方案選擇如下:
方案1:物料托盤Ⅰ的托盤10是由絲網11四周拼接開孔金屬薄板12而成,物料托盤Ⅱ的 托盤10是由開孔金屬薄板12四周拼接絲網11而成,絲網11的面積約占托盤總面積的70%~ 90%,開孔金屬薄板12上的孔面積占開孔金屬薄板面積的30%~50%。
方案2:物料托盤Ⅰ的托盤10是由左側窄條狀開孔金屬薄板12和右側絲網11拼接而 成,物料托盤Ⅱ的托盤10是由左側絲網11和右側窄條狀開孔金屬薄板12拼接而成,絲網11 的面積占托盤總面積的70%~90%,開孔金屬薄板12上的孔面積占開孔金屬薄板面積的30% ~50%。
方案3:物料托盤Ⅰ、物料托盤Ⅱ的托盤10是均由絲網11左右兩側拼接窄條狀開孔 金屬薄板12而成,絲網11的面積占托盤總面積的70%~90%,開孔金屬薄板12上的孔面積占 開孔金屬薄板面積的30%~50%。
方案4:物料托盤Ⅰ的托盤10是由開孔金屬薄板12左右兩側拼接絲網而成,物料托 盤Ⅱ的托盤10是由絲網11左右兩側拼接窄條狀開孔金屬薄板12而成,絲網11的面積占托盤 總面積的70%~90%,開孔金屬薄板12上的孔面積占開孔金屬薄板面積的3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62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凈水劑干燥的兩用沸騰爐系統
- 下一篇:儲物裝置及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