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炭?蒙脫土復合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24158.1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65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詩麗;邢國秀;蒙延峰;姜華;李桂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69/12 | 分類號: | B01D69/12;B01D71/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lián)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蒙脫土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炭膜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炭-蒙脫土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炭膜是一種新型的炭基膜分離材料,它把炭材料結構特性(豐富的納米級超細微孔結構、良好的耐熱性、耐腐蝕性)與膜材料的優(yōu)勢(高效、節(jié)能)有機融合為一體,在氣體分離領域顯示出優(yōu)異的性能,可用于從空氣中富集氧(或氮)、回收精煉廠的氫氣、處理酸性氣體、脫除天然氣中水分及膜化學反應過程等多種領域,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炭膜還存在造價高、性能不穩(wěn)定等制約因素,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商業(yè)化。
近年來,炭膜的制備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摻雜雜原子的方法改善炭膜的孔道結構,進而改善炭膜的分離能力。Y. M. Lee等最先制備出了含硅的復合炭膜,并研究了硅氧烷鏈長度、含量及結構對炭膜氣體分離性能的影響,還在含硅的復合炭膜中引入了Al2O3粒子,進一步提高了炭膜的氣體滲透性(Advanced Materials,2005,17:477-483)。Wang等通過在聚酰亞胺前驅(qū)體中引入納米沸石分子篩制備了復合炭膜,顯著的提高了炭膜的氣體滲透性(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6,11:1230-1232)。盡管上述研究能夠較好的調(diào)節(jié)炭膜的孔道結構,但在降低炭膜成本,解決炭膜氣體分離滲透性和選擇性的兩個指標之間不可兼得的矛盾關系方面仍存在很大局限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成本低、生產(chǎn)工藝簡單、綠色環(huán)保、易于工業(yè)化的高強度、高分離性能復合炭膜的炭-蒙脫土復合膜的制備方法,以解決炭膜制備成本較高、機械強度差、制備過程高毒溶劑污染、工藝復雜等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一種炭-蒙脫土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聚酰亞胺和蒙脫土為主要原料,制備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膜,通過改變聚酰亞胺和蒙脫土比例、插層劑添加量、造孔劑添加量以及炭化條件,制備具有不同平均孔徑和孔徑分布的用于滿足不同分離目的的孔隙結構發(fā)達、分離性能良好、高性價比的炭-蒙脫土復合膜,其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1) 先將聚酰亞胺制膜溶液、蒙脫土、插層劑、造孔劑混合,然后在高速機械攪拌下加熱,制備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制膜液;聚酰亞胺制膜溶液為采用二甲基乙酰胺作為溶劑,將30~50 %質(zhì)量濃度的聚酰亞胺樹脂溶液稀釋成的10~20 %質(zhì)量濃度的聚酰亞胺樹脂制膜溶液;
(2) 將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制膜液鋪制成膜,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3) 將干燥后的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膜放入炭化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升溫炭化得到炭-蒙脫土復合膜。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聚酰亞胺為半芳香族聚酰亞胺或芳香族聚酰亞胺;半芳香族聚酰亞胺是聯(lián)苯四甲酸二酐或二苯醚二酐與乙二胺或丙二胺或己二胺合成的半芳香族聚酰亞胺,芳香族聚酰亞胺是聯(lián)苯四甲酸二酐或二苯醚二酐與對苯二胺或二苯醚二胺合成的芳香族聚酰亞胺。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插層劑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季銨鹽、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季銨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季銨鹽中的一種。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造孔劑為聚乙二醇2000~600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5000~70000、淀粉中的一種。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蒙脫土的加入量為聚酰亞胺制膜溶液質(zhì)量的0.1~5 %;插層劑的加入量為聚酰亞胺制膜溶液質(zhì)量的0.1~5 %;、造孔劑的加入量為聚酰亞胺制膜溶液質(zhì)量的0.1~5 %。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驟(1)中高速機械攪拌下加熱是在機械攪拌200~400轉(zhuǎn)/分鐘轉(zhuǎn)速下攪拌,并加熱至80~120℃,保溫2~4小時,冷卻,制備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制膜液。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驟(2)中將聚酰亞胺-蒙脫土復合聚合物制膜液用刮膜器制備質(zhì)地均勻、平直且表面光滑的原膜,在40~80℃下在真空干燥箱中對原膜進行真空干燥處理,恒溫時間為5~24 h,優(yōu)選恒溫時間為10~15小時。干燥時必須保證原膜中溶劑均勻揮發(fā)掉,否則原膜變形后對其性能將產(chǎn)生嚴重影響。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驟(3)中惰性氣氛下炭化,惰性氣體為氮氣或氬氣,升溫速率為1~5℃/min,炭化終溫為500~900℃,恒溫時間為30~240 min。
本發(fā)明同已有技術相比可產(chǎn)生如下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東大學,未經(jīng)魯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4158.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