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杏仁降壓功能性短肽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3748.2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9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新宇 |
| 主分類號: | C12P21/06 | 分類號: | C12P21/06;C07K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杏仁 降壓 功能 性短肽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短肽提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杏仁降壓功能性短肽的制備工 藝。
背景技術
杏仁是杏的種子,約占杏鮮重的3%,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全世界杏 仁產量很高,我國是杏仁的主產國之一,國內的加工方式主要以榨油為主,少量 加工杏仁干貨、杏仁罐頭、杏仁露等。杏仁中蛋白質含量為24-27%,杏仁油脂 含量高達50%左右,杏仁油生產廠提取油脂后的餅粕中仍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 質,但長期以來它們大多被作為飼料、肥料或被當成殘余物廢棄,造成了營養資 源的極大浪費。杏仁短肽良好的功能性質和生物活性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可應用于減肥食品、運動員食品和醫療食品,也可開發為直接食用的終端產品, 還可應用于醫藥行業、日化行業和發酵行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杏仁降壓功能性短肽的制備 工藝,以杏仁粕為原料制備短肽,對杏仁進行冷榨后所剩的蛋白粕進行深加工, 增加其附加值,變廢為寶;采用冷凍--微波解凍預處理與生物復合酶解、超聲波 處理技術相結合,制備高得率、高水解度杏仁短肽,采用本工藝制備的杏仁短肽 得率為80.56%,水解度為29.36%,雜質少,沒有任何不良氣味,產品色澤好, 產品純度高,功效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杏仁降壓功能性短肽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將榨取杏仁油后的杏仁粕,干燥粉碎后,加入其重量3-5倍的 水混合,膠體磨碾磨1-2分鐘;然后在-10-0℃下冷凍處理3-5小時,再進行微 波解凍,微波解凍溫度為80-90℃,微波解凍功率為450-600W,微波解凍時間為 10-15min;然后調節pH值為7.5-8.5,在溫度為30-40℃下攪拌浸提1-3小時后 離心,得到蛋白質沉淀;
(2)復合酶超聲酶解:將蛋白質沉淀置于酶解罐中,添加蛋白質沉淀重量 10-15倍的去離子水,攪拌混合加熱至50-60℃,調節pH值為7-8,向蛋白質沉 淀中加入其重量1-3%的復合酶,然后以50KHZ、200W超聲處理,進行酶解反應 1-2小時;
(3)高溫滅酶:酶解反應后,調節pH值為6.5,并迅速升溫至80-95℃,保 持30min滅酶;
(4)離心分離:滅酶處理后迅速冷卻至室溫,將已經失活的酶解液在5000 轉/分鐘下離心20-30分鐘,取上清液,并利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將杏仁蛋白酶 解液進行脫鹽處理后,經超濾分離獲得杏仁肽原液;
(5)向杏仁肽原液中加入其重量1-3%的活性炭粉,調節pH值為3-5,在30-50 ℃進行脫色、脫苦處理,然后過濾,去除廢活性炭渣,得到杏仁肽精濾液;
(6)將杏仁肽精濾液進行真空濃縮、噴霧干燥得到成品杏仁短肽。
步驟(2)中所述的復合酶為堿性蛋白酶與胰蛋白酶復合重量比為3:1的復 合酶。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杏仁降壓功能性短肽的制備工藝,以杏仁粕為原料制備短肽, 對杏仁進行冷榨后所剩的蛋白粕進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變廢為寶;采用冷 凍--微波解凍預處理與生物復合酶解、超聲波處理技術相結合,制備高得率、高 水解度杏仁短肽,采用本工藝制備的杏仁短肽得率為80.56%,水解度為29.36%, 所得到的短肽的抗氧化鋅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效果十分明顯;
(2)本發明先粉碎杏仁粕,再采用冷凍—微波解凍的方式處理,冷凍會形 成顆粒大的冰晶,冰晶不斷地擠壓細胞,使得細胞不同程度的變形,破壞了細胞 的完整結構,有利于活性物質的釋放;采用微波解凍,微波解凍可以達到快速而 高效的解凍,提高提取效率,而且微波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
(3)本發明采用生物復合酶酶解,采用兩種蛋白酶對杏仁粕進行同步復合 酶解,通過控制復合酶反應條件,結合超聲波空化作用,能加速酶解反應,促進 活性物質的釋放,大大提高提取效率,縮短制備時間;
(4)本發明采用活性炭粉對杏仁肽原液進行脫色、脫苦處理,進一步純化, 獲得杏仁短肽,使制備的成品杏仁短肽雜質少,沒有任何不良氣味,產品色澤好, 產品純度高,功效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 在未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新宇,未經張新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37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