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2294.7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63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衛民;馮毅凡;朱賀年;李鈾;張志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宜生堂醫藥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55/03 | 分類號: | C07D455/03;A61P35/00;A61P35/02;A61P3/10;A61P3/06;A61P9/00;A61P31/04;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宋靜娜,郝傳鑫 |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具有抗炎、抗腫瘤、降糖降脂、抗菌等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隨著現代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理論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天然藥物的開發途徑和手段也在不斷創新。目前,開發新藥的途徑大致有三條,即民間藥途徑、經驗藥途徑和分子途徑。其中隨著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及信息處理技術等的發展,分子途徑已逐漸成為開發新藥的主要途徑。但是基于我國目前國情,且由于技術設備的局限性,目前民間藥途徑、經驗藥途徑是我國開發新藥的主要途徑,而這兩種途徑又是以藥用植物為主體。
以藥用植物為主體發展起來的藥物,在歷史上對人類的防病治病、康復保健和生育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天然藥物來源途徑甚多,大多來源于植物;據估計,全球約有40~50萬種植物,但僅有極少部分進行過化學成分及其活性測試研究,我國也是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界結構多樣性的化合物開發新的天然藥物,促進我國醫藥科技高速前進,開拓新的市場,推動我國天然藥物的發展,迎接醫藥經濟全球化挑戰具有重要的意義。藥用植物是開發新藥的重要來源,目前,全球批準的新藥中,接近半數是天然藥物,藥物來自天然產物。現今,世界上還有近60%的人口還完全依靠植物藥來防治疾病。
但隨著疾病的衍變,病毒抗藥性、機體耐藥性等問題,單純的依靠某種藥用植物,或藥用植物中所含成分為前體來研發的新藥,已遠不能滿足人們對藥物的需要。針對某種特定的疾病,人們往往是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甚至更多的藥物同時服用才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中藥黃連主要包括毛茛科黃連、三角葉黃連、云連的干燥根莖。黃連素學名小檗堿,是中藥黃連中的主要生物堿。小檗堿屬異喹啉類生物堿,近年來研究發現,小檗堿及其衍生物在治療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炎癥、細菌和病毒感染、腦缺血性損傷、精神疾病、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骨質疏松等多方面具有藥理作用。
姜黃素是從姜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種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多酚類物質,大量的研究證明,姜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多方面藥理作用。研究發現姜黃素毒性很小,廣泛用于醫藥,紡織,飼料等產業。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小檗堿毒性較大,但姜黃素基本無毒,將二者分子母核拼接在一起,能否降低小檗堿的毒性。將二者采用化學合成的方法,有目的的拼接起來,看其某些藥理作用能否增強,是否能達到1+1≥2,增效減毒的作用,能否突出二者抗腫瘤、降糖將酯的藥理作用等,這些都是未知不可預料的,也是現有技術中沒有任何公開或報道的,基于此,本申請發明人通過大量探索研究,得到了以下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基于上述技術背景而提供一種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比小檗堿的毒性小,而且具有更好的抗炎、抗腫瘤抗癌、降糖降脂、抗菌等作用。同時,本發明還提供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用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化合物,其結構式為:
本發明的化合物由小檗紅堿和姜黃素通過特定的反應合成所得,本發明的化合物能夠顯著降低小檗堿的毒性,而且能夠達到1+1≥2,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在抗炎、抗腫瘤抗癌、降糖降脂和抗菌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上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式(1)的化合物與溴代劑在溶劑A中進行溴代反應,得到式(2)的化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式(2)的化合物在堿催化劑和相轉移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與式(3)的化合物在溶劑B中發生親核取代反應,得到式(4)的化合物,即為本發明化合物;
(1)
(2)
(3)
(4)
本發明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通過特定的方式將小檗紅堿和姜黃素的母核合成拼接在一起,但是這種拼接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中藥藥對理論、中醫藥臨床用藥經驗的指導下,有目的、有選擇的將二者結合一起,發現二者結合后能夠起到增效減毒的效果。而且本發明的方法操作簡單,能夠快速高效得到本發明的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宜生堂醫藥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宜生堂醫藥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22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