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繞線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2141.2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0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傅岳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長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4/22 | 分類號: | B65H54/22;B65H54/28;B65H54/30;B65H54/46;B65H63/028;B65H63/08;B65H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楊志兵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繞線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繞線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繞線機,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紡織工業中,繞線機的作用是將紗線(如縫紉線、繡花線、尼龍線、汽車氣囊線、碳纖維線等)纏繞到筒管上,以便進行后面的工序(如繡花、縫紉等)。現有的傳統繞線機存在下列不足:(1)不能自動連續上、下筒管,要人力實現上、下筒管;(2)人工消耗大,要依靠人重復簡單動作維持機器的連續運行;(3)不能實現花紋密度的調節;(4)設備占地面積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繞線機,能夠實現自動連續繞線,節省人力,且繞線后的花紋密度穩定均勻。
所述的自動繞線機包括:機架、自動送管機構、線鼓導線機構、花紋密度調節機構、線鼓上抬機構、斷線機構、張力調節機構和控制單元組成的繞線裝置。
所述機架為所述繞線裝置的支撐結構。
所述自動送管機構包括用于存放筒管的管庫、筒管夾持機構和筒管推送機構;所述管庫豎直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筒管夾持機構定位處于繞線狀態的筒管,處于繞線狀態的筒管完成繞線后,所述筒管夾持機構松開,完成繞線的筒管掉落,所述筒管推送機構將位于所述管庫最下方的筒管運送至筒管夾持機構中。
所述線鼓導線機構包括:導絲器、導絲桿、導線線鼓、高速羅拉、筒管和主電機;在所述導線線鼓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導絲桿和高速羅拉,所述導絲桿、導線線鼓和高速羅拉的軸線平行;所述筒管轉動后通過摩擦力帶動所述高速羅拉被動旋轉;待纏繞的紗線原料筒引出后,依次在所述導絲器、導絲桿、導線線鼓和高速羅拉的導引下卷繞到所述筒管上。
所述花紋密度調節機構包括:平皮帶輪A、平皮帶輪B以及用于連接平皮帶輪A和平皮帶輪B的平皮帶;所述主電機帶動所述平皮帶輪A轉動,所述筒管與所述平皮帶輪A同步轉動,所述導線線鼓與所述平皮帶輪B5同步轉動;所述平皮帶輪A和平皮帶輪B均為錐形輪,且錐度相反布置后通過所述平皮帶相連,通過調節平皮帶在兩個皮帶輪上的軸向位置實現所述導線線鼓與所述筒管之間傳動比的調節。
所述線鼓上抬機構包括:凸輪B及其驅動電機、杠桿B、拉簧B和轉輪B;所述杠桿B的一端與所述拉簧B的一端相連,杠桿B的另一端與所述導線線鼓的中心軸相連,拉簧B的另一端依次通過移動副和螺紋副與所述轉輪B相連;與所述凸輪B配合的滾子通過連桿與設置在杠桿B中間位置的連接點鉸接。
所述斷線機構包括:活動托盤、固定托盤、電熱絲、滑架、凸輪C及其驅動電機、杠桿C、凸輪D及其驅動電機、彈簧和料框;所述活動托盤和固定托盤位于處于繞線狀態的筒管的正下方,所述彈簧的一端通過所述滑架與電熱絲相連,另一端通過支撐板與所述凸輪C抵觸;所述活動托盤的底面設置有一固定支點,杠桿C的一端與所述活動托盤底面的非固定支點位置抵觸,另一端與所述凸輪D抵觸。
所述張力調節機構用于調節向筒管上纏繞的紗線的張力。
上述所有電機均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進一步包括自動檢測退解裝置,所述自動檢測退解裝置包括:壓簧、微動開關和指示燈;所述壓簧設置在原料筒安裝座下,所述壓簧的最大壓力等于原料筒的空筒管重量、原料筒安裝座重量以及設定的原料紗線預留量的重量之和;當原料筒上的紗線重量小于所設定的原料紗線預留量的重量時,所述壓簧伸長觸動微動開關,使自動繞線機停止工作,指示燈亮起。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在所述導絲器和導絲桿之間的紗線經過處設置有非接觸式斷紗檢測傳感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通過由靠輪、杠桿A、拉簧和轉輪A形成的調節機構調節所述平皮帶在兩個皮帶輪上的軸向位置,具體為:
所述平皮帶上設置用于帶動其沿皮帶輪軸向移動的所述靠輪,所述靠輪的軸線與兩個平皮帶輪的軸線平行;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靠輪的中心軸相連,拉簧的軸線垂直與所述靠輪軸線;所述轉輪A依次通過螺紋副和移動副后與杠桿的一端相連,所述杠桿的另一端與靠輪的中心軸固連。
有益效果:
(1)能夠實現自動連續繞線,節省人力;繞線均勻,花紋密度穩定。
(2)通過設置自動檢測退解裝置,保證及時更換原料筒,提高工作效率。
(3)設置非接觸式斷紗檢測傳感器,當出現斷紗現象時能夠及時檢測,保證繞線機的可靠運行,且對紗線無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該自動繞線機的整體外形示意圖;
圖2和圖3為線鼓導線機構的原理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長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長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21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種新的老鸛草提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