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逃生路徑規劃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0337.8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9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馨;薛文芳;孫哲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張義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移動 終端 逃生 路徑 規劃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災減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逃生路徑 規劃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當今社會城市的迅速發展,現代化的大型建筑的數量迅速增多,且建 筑物內部人員密集,其空間結構也變得日益復雜龐大。在現代化的大型建筑中, 一旦發生火災、地震、恐怖襲擊等突發性災難事件,被困者若無法得到及時有 效的逃生引導,極易造成大量人員的混亂擁擠,甚至喪失生命。
如何應對在大型建筑內部可能發生的火災、地震、恐怖襲擊等突發性災難 事件,安裝可靠的應急信息服務系統,對被困群眾進行高效的應急管理,在盡 可能短的時間里使建筑物內的受困人群轉移至安全地帶,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 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已成為世界各國亟待解決的一類重大問題。
目前建筑物內所采用的防災應急救援系統大多為有線傳感器網絡所構成, 各傳感器之間、傳感器與監控指揮中端之間通過有線信號進行通訊,通信電纜 一旦在災難中損毀,則整個應急信息服務系統癱瘓。近年來,隨著傳感器、無 線通信、計算機和微電子等技術的進步,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無線 傳感器得到了快速應用和發展。由大量無線傳感器構成的無線網絡,各網絡節 點大規模協同作業,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內的信息,并將信息傳送給需要 的用戶。將無線傳感網絡應用于建筑內部突發性災難事件的監測和救援,可以 在復雜的災難現場環境中,獲取可靠的現場信息,指導建筑物內人員及時逃離 事故現場,并指引救援人員進入展開營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基于無線傳 感器網絡的災難現場最優逃生路徑規劃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 逃生路徑規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路徑規劃子系統將逃生路徑規劃發送到群眾的移動終端。
所述路徑規劃子系統包括無線傳感器網絡、匯聚節點、用戶終端,利用無 線傳感器網絡進行環境信息數據采集;所述無線傳感器網絡包括傳感器節點、 匯聚節點和管理節點,所述傳感器節點,將節點采集的溫度、濕度、煙霧濃度、 路況數據通過其他傳感器節點逐跳在網絡中傳輸,然后通過匯聚節點,最后通 過互聯網或者衛星到達數據處理中心管理節點。
其中,所述路徑規劃子系統與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系統 相連接,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包括數據采集端和指揮中心、 現場指揮,所述數據采集端包括遙感衛星、無人機、固定探測器、智能機器人 以及現場救援隊,所述現場指揮包括現場指揮車,所述指揮中心包括防災減災 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指揮員以及互動系統。
其中,
遙感衛星實時將災情區域內采集的原始數據發送給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 急指揮平臺;
災情區域內的無人機、智能機器人以及布設的的固定探測設備、救援隊實 時將采集的原始數據發送給現場指揮車;
現場指揮車實時將上述原始數據發送給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 臺;
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分析所述原始數據得出災害現場 的實況和災情演變趨勢,并在三維電子地形建筑模型中進行顯現,使指揮人員 及時準確的掌握現場態勢,為其決策提供參考,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預警, 并將災害可能發生的區域在三維地形及建筑模型里明確標注。
其中,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包括數據庫層、服務層以及 應用層,所述數據庫層包括地理信息數據庫、氣象信息數據庫、歷史災害信息 數據庫、救災經驗數據庫、救災資源數據庫,所述服務層包括數據分析服務、 數據顯示服務、數據共享服務,所述應用層包括基于三維虛擬場景的災害應急 指揮決策支持系統、跨地域跨部門統一協調指揮接口系統、災害預警支持系統、 多平臺信息支持系統、災情評估支持系統、災情重建信息支持系統、災情信息 發布系統。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逃生路徑規劃系統,
所述系統包括路徑規劃子系統和群眾的移動終端,所述路徑規劃子系統將 逃生路徑規劃發送到群眾的移動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03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多指標的風險分析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對配送系統進行優化的方法及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