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帶滑板的行李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20131.5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5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云英;張政梅;王玉明;高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5C5/04 | 分類號: | A45C5/04;A45C5/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孫憲維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滑板 行李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行李箱,具體是一種帶滑板的行李箱。
背景技術
行李箱,亦稱旅行箱、拉桿箱,用于放置行李。行李箱的底部設有萬向輪,通過拉桿可以拖拽行李箱移動,但是拖拽行走速度慢,步行較為勞累。授權公告號為CN202375336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滑板的行李箱,箱體通過一根橫向的轉軸與滑板連接,該帶滑板的行李箱提高了人們的移動速度,減輕了人們的疲勞度,而且滑板可以折疊,便于行李箱的存放,但是該帶滑板的行李箱存在以下缺點:(1)無法轉向,移動不靈活;(2)滑板的輪子占空間較大,導致行李箱所需的放置空間較大;(3)無法剎車,存在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靈活轉向、占用空間小并且安全系數(shù)高的帶滑板的行李箱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帶滑板的行李箱,包括箱體和滑板,所述箱體上設有拉桿,箱體的底部設有萬向輪,所述滑板包括滑板本體,所述滑板本體通過連接件與箱體連接,所述連接件的一端通過第一鉸軸與箱體鉸接,連接件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鉸軸與滑板本體鉸接,所述第一鉸軸的軸線的軸線呈豎直方向,所述第二鉸軸的軸線的軸線呈水平方向;所述箱體上設一第一磁性組件,當該滑板本體折疊時,在該滑板本體對應箱體上的第一磁性組件的位置處設置相應的另一第一磁性組件; 所述滑板本體的底部設有折疊輪,所述折疊輪包括輪子和折疊支架;所述輪子安裝在折疊支架上,所述折疊支架的端部一側與滑板本體鉸接,該折疊支架與該滑板本體鉸接的一側設置一第二磁性組件,在該滑板本體上對應該折疊支架折疊時的該第二磁性組件的位置處設置相應的另一第二磁性組件;所述滑板本體上還設有鎖止機構,所述鎖止機構用于使折疊輪保持直立狀態(tài), 所述鎖止機構包括卡板、鎖舌和基座;所述卡板固定在折疊支架的端部,所述基座固定在滑板本體上,所述鎖舌通過兩根導向軸滑動安裝在基座上,所述導向軸的末端設有限位塊,導向軸的外部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位于鎖舌與基座之間,兩個限位塊之間設有弧形拉環(huán)。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折疊輪有兩套并呈前后方向并列布置。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滑板本體上安裝有剎車板,所述剎車板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連接部、彈性踩踏部和豎直部,所述連接部與滑板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彈性踩踏部向斜上方翹起,所述豎直部穿過設在滑板本體上的通孔,豎直部的下端設有剎車塊。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剎車塊為橡膠材質(zhì)。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拉桿呈T形。
第一磁性組件可使滑板保持折疊狀態(tài),第二磁性組件可使折疊輪保持折疊狀態(tài),當滑板和折疊輪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行李箱占用空間小,便于放置。
當需要使用滑板功能時,首先用手指扣住弧形拉環(huán),將鎖舌拉開,然后將折疊輪展開,使其直立;松開弧形拉環(huán),鎖舌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扣住卡板,使折疊輪保持直立狀態(tài)。展開滑板,用戶手握拉桿,腳踏滑板,腳尖踏在彈性踩踏部上,通過拉桿和萬向輪可使行李箱轉向;當需要剎車時,腳尖用力通過彈性踩踏部帶動豎直部向下移動,從而使剎車塊與地面接觸。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帶滑板的行李箱的有益效果為:(1)能夠轉向,移動靈活;(2)滑板和折疊輪都可以折疊,便于放置;(3)可通過剎車板剎車,安全系數(shù)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帶滑板的行李箱折疊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帶滑板的行李箱展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B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滑板展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C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拉桿,3、萬向輪,4、滑板本體,5、連接件,6、第一鉸軸的軸線,7、第二鉸軸的軸線,8、第一磁性組件,9、輪子,10、折疊支架,11、第二磁性組件,12、卡板,13、鎖舌,14、基座,15、導向軸,16、限位塊,17、復位彈簧,18、弧形拉環(huán),19、連接部,20、彈性踩踏部,21、豎直部,22、剎車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未經(jīng)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01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