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電結構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6300.8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0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久霞;白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41/113 | 分類號: | H01L41/113;H01L41/083;H01L4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 結構 及其 制備 方法 電子設備 | ||
1.一種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形變單元和發電單元;
所述形變單元包括導電聚合物膜層,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中包括電解質離子;
所述發電單元,用于在機械力的作用下輸出電壓,其中,所述形變單元形變時對所述發電單元產生所述機械力;
其中,所述形變單元設置在與使用者的皮膚接觸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的材料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聚對苯乙烯、聚吡咯、聚噻吩類、聚硅烷類、三苯甲烷類、三芳胺類、吡唑啉類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單元包括發電膜層、分別位于所述發電膜層靠近和遠離所述形變單元的兩側表面的電極、與所述電極連接的電極引線、以及覆蓋所述電極的絕緣層;
其中,所述發電膜層包括壓電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膜層的材料為有機壓電材料或復合壓電材料;
其中,當所述發電膜層的材料為復合壓電材料時,所述發電膜層包括有機聚合物基底和嵌入其內的壓電晶體或壓電陶瓷。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的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納米碳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結構為柔性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變單元與所述發電單元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變單元與所述發電單元直接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結構還包括基體,所述基體位于所述形變單元和所述發電單元之間,且所述形變單元和所述發電單元均與所述基體接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的材料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熱塑性硫化硅膠、熱塑性硫化橡膠、熱塑性彈性體、熱塑性聚烯烴類、液態硅橡膠、固態硅橡膠中的一種。
11.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設備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發電結構,所述發電結構用于向所述電子設備本體發電;
其中,所述形變單元設置在與使用者的皮膚接觸的一側。
12.一種發電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發電單元;
在所述發電單元的表面形成形變單元,所述形變單元形成于與使用者的皮膚接觸的一側;
其中,在所述發電單元的表面形成形變單元,包括:
將導電聚合物材料采用涂布、固化工藝制作成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
在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上制作粘結劑層;
將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與所述發電單元對位,并將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上的粘結劑層面向所述發電單元進行貼合,使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形成在所述發電單元的一側表面;或者,
制備導電聚合物溶液,所述導電聚合物溶液包括導電聚合物、溶劑和樹脂;
將所述導電聚合物溶液涂布在所述發電單元一側的表面;
對所述導電聚合物溶液進行固化,形成所述導電聚合物膜層。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聚合物的含量為40%~85%wt,所述溶劑的含量為20%~60%wt,所述樹脂的含量為5%~15%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3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