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雷擊光電復合纜、接地層、鎧裝層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00191.0 | 申請日: | 2014-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9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俊 |
| 主分類號: | H01B7/00 | 分類號: | H01B7/00;H01B7/17;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206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雷擊 光電 復合 接地 鎧裝層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是名稱為:通信基站用防雷擊光電復合纜及其制造方法、申請日為:2014年09月03日、申請號為:201410442415.4的發明專利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線纜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防雷擊光電復合纜、接地層半成品、鎧裝層半成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20年來,我國信息產業以年均25%速度遞增,領先于其他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工業中第一支柱產業。預計在未來10年中,信息產業將再翻一翻。在通信業產品中,具有安全性能更高的通信用特種防雷光電纜產品將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隨著3G網絡通信網絡建設,也將考慮到通信基站機房的防雷措施,避免因雷電造成通信基站電源中斷、機房著火,將帶來大面積的通信中斷,設備被雷擊燒毀等重大事故,就需要在通信基站與鐵塔之間的電力、信號傳輸產品上考慮更為安全的產品。隨著3G業務的飛速發展,通信基站的建設規模逐漸擴大,3G通信網絡技術建設,至少全國需要30萬個3G通信網絡的基站,如果每個基站需要長度為100米左右的電纜,則這將是一個較大的市場。
國內外對于電纜的防雷已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申請人在防雷電纜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發,如:發明名稱為:自承式防雷電力電纜、專利號為:200920150584.5;發明名稱為:防雷電力電纜、專利號為:200920150583.0;發明名稱為:防雷光電纜、專利號為:200920150582.6;發明名稱為:有加強層的防雷電力電纜、專利號為:200910140719.4;發明名稱為:多組防雷光電纜、專利號為:200910140717.5;發明名稱為:自承式防雷光電纜、專利號為:200910140715.6等專利,都已形成產品并在運行商的通信基站中進行了使用。但是,它們還存在以下不足:(1)接地層采用斜包的方式,生產速度較慢;(2)鎧裝層僅起到了鎧裝的作用,(3)在經受雷擊后,電纜中的部分接地層燒斷,使內護層融化在纜芯間隔中使絕緣線芯融為一體,使絕緣線芯難于分離;只能作廢品處理。
上述不足加大了電纜雷擊后的維護成本。
公告號為:CN203338868U、名稱為:通信基站用防雷擊電纜的專利,經使用,的確達到了文件中描述的技術效果;但是,本申請人經過不斷地探索,發現其還存在簡化結構、節省金屬用量辦法,此外,經申請人反復試驗,同樣能夠達到其發明創造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種新結構的通信基站用防雷擊光電復合纜、接地層半成品、鎧裝層半成品及其制造方法,它們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防雷擊光電復合纜,包含有纜芯、內護套、鎧裝層、外護套、接地層,纜芯是由光單元和電單元構成的,光單元是由松套管及位于松套管內的多根光導纖維構成的,電單元由導體及包覆住導體的絕緣層構成;纜芯外包覆有第一保護層、內護套擠塑包覆在第一保護層之外,內護套外包覆有第二保護層,接地層位于第二保護層之外,鎧裝層包覆在接地層外,外護套擠塑包覆在鎧裝層之外;鎧裝層為單面覆膜鋼帶,鎧裝層與接地層接觸的面為非覆膜面;第一保護層、第二保護層都為云母帶;其特征在于接地層由接地導體、填充棒及螺旋包覆在接地導體與填充棒之外的纏繞層構成,接地導體與填充棒在第二保護層外相互交錯地分布,填充棒的直徑不大于接地導體的直徑,纏繞層是與每根接地導體相接觸的且保持電氣連通;鎧裝層位于纏繞層之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俊,未經吳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01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