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焦控制裝置、對焦控制方法、鏡頭裝置、攝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2377.2 | 申請日: | 2015-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35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櫻武仁史;今村賢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7/34 | 分類號: | G02B7/34;G03B13/36;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韓香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波處理 信號組 對焦控制裝置 濾波處理部 相位差檢測 對焦控制 鏡頭裝置 攝像裝置 被攝體 像素 運算 透鏡位置控制 對焦透鏡 結果控制 數碼相機 條件信息 輸出 相位差 運算部 檢測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與被攝體條件無關地確保相位差的檢測精度的對焦控制裝置、鏡頭裝置、攝像裝置、對焦控制方法。數碼相機具備:濾波處理部(11a),分別對從多個相位差檢測用像素(52A)輸出的第1信號組及從多個相位差檢測用像素(52B)輸出的第2信號組實施從多種濾波處理中選擇的第1濾波處理;相關運算部(11b),進行第1濾波處理之后的第1信號組與第1濾波處理之后的第2信號組的相關運算;及透鏡位置控制部(11c),根據該相關運算的結果控制對焦透鏡的位置。濾波處理部(11a)根據被攝體條件信息,從多種濾波處理中選擇第1濾波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焦控制裝置、對焦控制方法、鏡頭裝置、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圖像傳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圖像傳感器等攝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數碼靜態相機、數碼攝像機、智能手機等移動電話等具有攝像功能的電子設備的需求驟增。另外,將如以上的具有攝像功能的電子設備稱作攝像裝置。
這些攝像裝置中,作為使焦點對焦于主要被攝體的對焦控制方法,采用對比度AF(Auto Focus、自動對焦)方式或相位差AF方式(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2)。相位差AF方式能夠實現高速處理,因此通過攝像元件連續拍攝被攝體的動態圖像拍攝時是有效的方式。
相位差AF方式中,進行使分別與通過攝像光學系統的光瞳區域的不同部分的一對光束相應的信號組逐漸相互偏移的同時求出相關值的相關運算,根據相關運算的結果,檢測該2個信號組的相位差。
為了排除2個信號組之間的偏移的影響,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分別對相關運算之前的2個信號組進行微分濾波處理的內容。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375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8550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進行4K或8K等高分辨率的拍攝時,微小的焦點偏離會變得易顯眼,因此需要使相位差的檢測分辨率比各信號組中的信號的輸出源的像素的配置間隔精細。
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分別對2個信號組進行微分濾波處理時,對相位差的檢測分辨率的提高有效。但是,根據主要被攝體的亮度、空間頻率、對比度、被攝體的變化等被攝體條件,有時會無法檢測到相位差或檢測出錯誤的相位差。
若為靜態圖像攝像,則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進行手動調整對焦透鏡位置等應對。但是,動態圖像攝像的情況下,由于無法檢測相位差或檢測出錯誤的相位差,對焦透鏡變得不穩定,有時導致生成不自然的影像。
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攝像裝置中,通過移動攝像元件來使相位差檢測用像素到達指定的區,實現使用者所希望的對焦。但是,該攝像裝置中,根據被攝體條件,有時也會無法檢測相位差或計算出錯誤的檢測。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與被攝體條件無關地確保相位差的檢測精度的對焦控制裝置、鏡頭裝置、攝像裝置、對焦控制方法及對焦控制程序。
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23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