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提供增強強度的表面特征的行李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1301.8 | 申請日: | 2015-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58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埃里克·賽蒙斯;邁克爾·范徳默格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秀麗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C5/02 | 分類號: | A45C5/02;A45C5/03 |
| 代理公司: | 11349 北京三環同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毓琴 |
| 地址: | 盧森堡大公*** | 國省代碼: | 盧森堡;LU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李箱物品 第一表面 角部區 殼體 表面特征 第二殼體 第一殼體 增強角部 分離線 減小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行李箱物品(2),該行李箱物品(2)具有提供增強角部強度的表面特征。該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殼體(4),該殼體(4)至少部分地由外層(6)形成,并且包括在分離線(26)處選擇性地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殼體部分(28),所述第一殼體部分限定第一角部區(24)。該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由所述外層形成的至少一個第一表面特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表面特征具有深度。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表面特征的深度可以越接近所述第一角部區越大。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表面特征的深度可以隨著從所述第一角部區遠離的距離而減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行李箱物品,特別是涉及對行李箱的殼體結構的增強。
背景技術
行李箱特別是硬殼行李箱在旅行過程中給內容物提供了堅固的防護容器。考慮到硬殼行李箱的相對剛硬的結構,當在旅行過程中通過行李提手等等移動時,一些部分更容易受到較大的撞擊載荷而受到損壞。容易受到相當大的撞擊載荷的一個這種區域便是角部區。因為角部區的高彎曲程度以及相應的吸收撞擊的表面面積減小,所以當撞擊在角部上時,例如當掉落時,角部區受到極度放大的載荷。減輕這種作用的之前的努力包括向角部增加附加層以增加行李箱的結構強度,加厚角部區內的硬殼形成層的材料橫截面,等等。
隨著在硬殼行李構造中繼續加速使用重量永遠更輕的材料的努力,在角部處增加更多或更厚的層來解決該問題變得越來越不可接受。
由于包括各種在行李箱上形成表面特征的解決方案而與本公開相關的文獻包括EP2429912、EP1763430、US3313382、USD665998、US1649292、USD5152566、US4113095、USD429234、USD299589、USD633716、US3251460、US4712657、US2036276、US2950792、USD644435、US3163686、US2510643、USD659395、USD627162、USD710608、USD710609、US1987764、GB2184940、GB2361692、JP2009262499、US6131713、US6035982和US4803769。然而,這些提議仍然可以進行改進。
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行李箱物品或行李箱,特別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行李殼體設計,該行李殼體設計能夠吸收和分散施加至行李箱的撞擊力,以減少諸如由永久變形引起的損壞的風險。
發明內容
因此,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硬殼行李箱殼體構造,該殼體構造具有至少部分地在該殼體的角部區上延伸的諸如凹槽之類的表面特征,所述表面特征具有深度,該深度在所述角部區處最深并且在所述表面特征橫跨主面和/或側部延伸時減小,以提供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和在下面描述的增強角部強度。更具體地說,所述表面特征沿著外表面延伸,以形成從一個角部區到相鄰的角部區的圈環。
本公開特別地提供了一種用于行李箱物品的改進殼體結構,該殼體結構能夠吸收和分散沖擊能量,從而使得該殼體吸收撞擊力并抵抗永久變形。一定寬度和深度尺寸的諸如凹槽之類的表面特征由所述行李箱的外層以一定取向形成,并且與角部區相鄰地定位,以在同時實現足夠角部強度的同時維持角部區的較小半徑。例如,通過利用較深的凹槽來增加角部區進而創建該角部強度,所述凹槽可以或可以不在所述行李箱的內部區內或中央區域內消退。所述表面特征既給角部區提供了結構,又給行李箱的側部提供了柔性。所述表面特征的深度可以取決于如下的任一個或多個:行李箱的尺寸(例如,高度和寬度);行李箱和/或行李箱殼體的深度;行李箱殼體的材料厚度;表面特征的數量;行李箱的預期載荷;表面特征之間的距離;以及表面特征本身的寬度。除了其他因素,所述深度(或可以)與行李箱殼體的深度以及表面特征之間的距離成比例縮放。所述表面特征在行李箱的內部區內何處開始消退可以取決于行李箱殼體的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秀麗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新秀麗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13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