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單次焊接制造的鋼絲胎圈以及制造該鋼絲胎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0020.0 | 申請日: | 2015-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40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林在德;樸玉實;李秉虎;金東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弘德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5/04 | 分類號: | B60C15/04;B60C15/05;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梁洪源;康泉 |
| 地址: | 韓國慶***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焊接 制造 鋼絲 以及 方法 | ||
提供一種使用單次焊接制造的鋼絲胎圈以及制造所述鋼絲胎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造芯絲,并且通過對圍繞所述芯絲的外圓周表面的層絲進行絞繞而捻得雙絞線;對接焊合所述雙絞線的兩個端部;初次熱處理以及二次熱處理對接焊合后的雙絞線;以及研磨或切削對接焊合后的部分,使得所焊合的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雙絞線的直徑的約100%并且小于所述雙絞線的直徑的約110%。
技術領域
一個或多個示例性實施例涉及使用單次焊接制造的鋼絲胎圈(cable bead)以及制造該鋼絲胎圈的方法,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使用單次焊接制造的鋼絲胎圈以及制造該鋼絲胎圈的方法,其中通過絞繞芯絲(core wire)和層絲(layer wire)而捻得的雙絞線被對接焊以制造鋼絲胎圈,從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率。
背景技術
輪胎被安裝在構成車輪外圓周的輪輞(rim)上。輪胎的整體性能,諸如可安裝性和操縱穩定性,取決于輪胎與輪輞之間的結合關系,結合部件的設計十分重要。車輪的輪輞與輪胎之間的結合部分被稱為胎圈(bead)部分。通常,在以層的形式纏繞4-6個鋼絲以形成4-6層結構的扣緊過程中,將環形胎圈芯(bead core)插入車輛輪胎的胎圈部分中。胎圈芯固定并支撐覆蓋有相對堅固的橡膠的胎體鉗(carcass plier),以構成輪胎主體。也就是說,胎圈芯充當充氣輪胎的強化材料。通過轉動輪胎、通過輪胎內部的氣壓以及通過經由地面傳遞的負荷而生成的各種各樣的力被傳遞給胎圈芯。在此背景下,胎圈芯在相對于輪胎的可安裝性方面具有優勢,但還可能引起絲間段差,該段差是由扣緊過程形成的層結構造成的。
同時,鋼絲胎圈是通過以螺旋方式將層狀鋼絲圍繞環形芯絲的外圓周表面纏繞幾次、并且然后用管子或卡合型裝置固定該層狀鋼絲的兩個端部而制成的,其中環形芯絲的兩個端部被對接焊合而不存在扣緊過程。與胎圈芯一樣,鋼絲胎圈還充當輪胎的強化材料。鋼絲胎圈整體上維持與胎圈芯類似的形狀,并且具有優異的抗慣性力矩引起的變形的性能,并且在操縱穩定性方面具有優勢。然而,這需要單獨的生產機器并且制造過程復雜,從而在成本經濟性方面顯出劣勢。
更具體地,傳統鋼絲胎圈是通過下文所述的制造過程制造的。
如圖1所示,通過一系列鋼絲制造操作制造芯絲,包括:表面處理、鋼絲韌化、拉拔等等。制造后的芯絲被切割為預定長度,并且將其兩端對接焊合從而形成芯圈1。還通過一系列鋼絲制造操作制造層絲2,包括:表面處理、鋼絲韌化、拉拔等等。
將芯圈1安裝在與鋼絲胎圈4分離制造的胎鉗(未示出)上,并且通過以螺旋方式圍繞芯圈1的外圓周轉動來纏繞一圈層線2,這被稱為是卷絲(cabling)。
更具體地,單獨地圍繞小線軸(未示出)纏繞該層絲2,并且將層絲2拉拔至芯圈1,其中該小線軸幾乎正交于胎鉗的旋轉軸并且可自由轉動。該小線軸自旋轉以防止扭曲。層絲2以螺旋方式圍繞芯圈1,芯圈1通過胎鉗的自旋轉而轉動。通過這一過程制得鋼絲胎圈4,其中層絲2以螺旋方式圍繞芯圈1的外圓周表面絞繞。
層絲2重復轉動至少6次并且至多30次,這取決于所需的鋼絲胎圈4的結構,此處理花費大量時間。而且,不得不執行將層絲2固定至芯圈1的過程,這對于生產率而言是不利的。
一旦完成以螺旋方式圍繞芯圈1纏繞層絲2的卷絲過程,就必須執行如圖2所示的套筒過程以將層絲2的兩個端部與管子3固定在一起,這使得鋼絲胎圈制造過程變得麻煩。
此外,如果層絲2是以芯圈1上的多個層的形式形成的,則必須在每纏繞一圈時重復執行卷絲和套筒過程,這使得制造過程累贅并且提高了制造成本和勞動力,因為每一層都需要單獨的設備和勞動力。
發明內容
一個或多個示例性實施例包括一種通過單次焊接制造的鋼絲胎圈以及一種制造該鋼絲胎圈的方法,其中通過絞繞芯絲和層絲而捻得的雙絞線被對接焊合以制造鋼絲胎圈,從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率。
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弘德產業株式會社,未經弘德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00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