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5510.1 | 申請日: | 2015-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24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岡本康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林巴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G02B2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于靖帥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入 裝置 | ||
內窺鏡(2A)具有:撓性管(3c),其設置于插入部(3);驅動馬達(45),其具有驅動軸(45a);插入輔助機構部(30),其通過馬達(45)的旋轉驅動力而進行動作;以及驅動軸(50),其以貫穿插入的方式配置在撓性管(3c)內,通過馬達(45)的旋轉驅動力進行旋轉而傳遞旋轉驅動力,按照卷繞方向旋轉的狀態下的第1扭轉剛性被設定為比在相反方向上旋轉的狀態下的第2扭轉剛性高,在插入輔助機構部(30)通過旋轉驅動力來選擇性地進行第1動作和比第1動作更需要力量的第2動作的結構中,插入輔助機構部(30)通過旋轉驅動力來進行第2動作,該旋轉驅動力是由驅動軸(50)繞軸線按照與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而傳遞來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插入裝置,該插入裝置在插入到被檢部內的插入部的基端側具有撓性管。
背景技術
內窺鏡是插入裝置的一種,被應用于醫療領域和工業用領域等。內窺鏡具有插入到被檢部內的細長的插入部。在插入部上設置有具有撓性的撓性管。
關于醫療領域中所使用的內窺鏡,通過將插入部插入到體內來進行臟器等的觀察。此外,在內窺鏡具有處置器具貫穿插入通道的結構中,使處置器具通過該通道而導入到體內來進行各種處置等。
與此相對,關于工業用領域中所使用的內窺鏡,通過將細長的插入部插入到噴氣發動機內、工廠的配管內等來觀察、檢查傷痕的有無、腐蝕的有無等。
在內窺鏡中,有時在構成插入部的撓性管的前端側設置有彎曲部。在具有彎曲部的內窺鏡中,能夠通過使該彎曲部向期望的方向彎曲而將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朝向變更為期望的方向。
彎曲部是通過由操作者對例如設置于操作部的上下用旋鈕或左右用旋鈕進行轉動操作來直接牽引或松弛彎曲線而進行彎曲動作的。但是,直接牽引彎曲線的彎曲操作對于手指力量較弱的操作者來說成為負擔。
此外,在內窺鏡中,有時彎曲部的最大彎曲角度在一個方向和作為與該一個方向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上不同。例如,在構成為上方向的最大彎曲角度為210度且下方向的最大彎曲角度為120度的內窺鏡中,在使彎曲部彎曲成大于120度時,手指的負擔進一步變大。
因此,為了減輕手指的負擔,提出了具有電動彎曲機構部的內窺鏡,該電動彎曲機構部使用電動機構來牽引彎曲線從而消除對于操作者的手指的負擔。
另外,在內窺鏡中,作為減輕操作者的負擔的電動操作功能部,除了上述的電動彎曲機構部之外還公知插入輔助器具或動力輔助機構部等電動機構部。
插入部輔助機構部具有螺旋形狀部,該螺旋形狀部轉動自如地配置在內窺鏡的比彎曲部靠基端側的插入部的外周面上的預定的位置。插入部輔助機構部的螺旋形狀部采用借助于馬達的驅動力而繞插入部的軸線按照螺旋的卷繞方向或與螺旋的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的結構。
并且,當螺旋形狀部按照螺旋的卷繞方向旋轉的狀態下,對插入部施加通過螺紋作用而產生的使其前進的推進力,該螺紋作用是因該螺旋形狀部的外表面與體腔壁接觸而產生的。另一方面,當插入部輔助機構部的螺旋形狀部按照與螺旋的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的狀態下,對插入部施加通過螺紋作用而產生的使其后退的推進力。
其結果為,操作者在進行使插入部前進的手動操作或使插入部后退的手動操作時,由于得到使插入部前進的推進力或使插入部后退的推進力而減輕負擔。
動力輔助機構部具有:分別卷繞有彎曲線的多個C環、以間隙配合的方式分別配置有該C環的1個滑輪、以及使滑輪旋轉的馬達。滑輪借助于馬達的驅動力而始終被旋轉,采用在進行彎曲操作時使滑輪的旋轉力經由C環而傳遞給彎曲線的結構。
滑輪的旋轉力經由C環而傳遞給彎曲線,因而與直接牽引彎曲線的情況相比,牽引操作力量被降低而能夠實現順利的彎曲操作從而減輕操作者的負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林巴斯株式會社,未經奧林巴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55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