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被覆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0008.1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50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兒玉芳和;渡邊賢作;谷渕榮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瓷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B27/14 | 分類號: | B23B27/14;C23C16/30;C23C16/36;C23C16/4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蔣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覆 工具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了氧化鋁層的耐磨損性的被覆工具。該被覆工具為切削工具(1)等被覆工具,其中,具備基體(5)和設置于基體(5)表面的被覆層(6),在被覆層6上具有切刃(4)和后刀面(3),被覆層(6)包含至少依次層疊有至少碳氮化鈦層(8)和α型晶體結構的氧化鋁層(10)的部位,對于以利用X射線衍射分析進行分析的氧化鋁層(10)的峰為基準而計算的取向系數Tc(hkl),后刀面(3)的自氧化鋁層10的表面側所測定的取向系數Tc1(4_0_10)為0.6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基體的表面具有被覆層的被覆工具。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已知有在超硬合金、金屬陶瓷、陶瓷等的基體表面形成有單層或多層的碳化鈦層、氮化鈦層、碳氮化鈦層、氧化鋁層及氮化鈦鋁層等被覆層的切削工具等被覆工具。
隨著最近的切削加工的高效能化,此種切削工具用于對切刃施加較大沖擊的重度斷續切削等的機會增多。在此種嚴苛的切削條件下,對被覆層施加較大的沖擊,容易發生被覆層的卷刃或剝離。因此,需要提高被覆層的耐缺損性、抑制被覆層的卷刃、剝離。
作為使上述切削工具提高耐缺損性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技術:通過優化氧化鋁層的粒徑和層厚,并且使(012)面的組織化系數(Texture Coefficient:取向系數)為1.3以上,從而可以形成致密且耐缺損性高的氧化鋁層。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技術:通過使氧化鋁層的(012)面的組織化系數為2.5以上,從而使氧化鋁層的殘留應力容易被釋放,可以提高氧化鋁層的耐缺損性。
在專利文獻3中,作為使上述切削工具提高耐磨損性的技術,公開了如下技術:位于中間層的正上方的氧化鋁層按照將顯示不同X射線衍射圖案的2層以上的單元層層疊的方式來形成,由此可以提高被膜的強度及韌性。
在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一種切削工具,其將氧化鋁層的(006)面取向系數提高為1.8以上,并且將(104)面與(110)面的峰強度比I(104)/I(110)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此外,在專利文獻5中公開了一種切削工具,其將氧化鋁層的(104)面與(012)面的峰強度比I(104)/I(012)設定成與氧化鋁層的下側的第一面相比而使第二面更大。
在上述專利文獻1~5記載的被覆工具中要求被覆層具有更高的耐磨損性及耐缺損性。尤其要求:抑制在氧化鋁層容易產生的微小卷刃,并抑制以該微小卷刃為誘因而進行的磨損,進一步改善氧化鋁層的耐磨損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平6-3167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02511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10-20463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3-132717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9-20226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實施方式的被覆工具具備基體和設置于該基體表面的被覆層,
在上述被覆層上具有切刃和后刀面,
上述被覆層包含至少依次層疊碳氮化鈦層和氧化鋁層的部位,
以利用X射線衍射分析進行分析的上述氧化鋁層的峰為基準,將下述式所示的值設為取向系數Tc(hkl)時,
上述后刀面的自上述氧化鋁層的表面側的測定中所檢測出的取向系數Tc1(4_0_10)為0.6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瓷株式會社,未經京瓷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00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