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減磨條的離合器分離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20836.1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41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戴秀寬;曾瑞才;鮑三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尚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25/12 | 分類號: | F16D25/12 |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3222 | 代理人: | 林海 |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減磨條 離合器 分離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液壓傳動系統的離合器分離軸承。
背景技術
汽車液壓傳動系統的離合器分離軸承,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件,由于汽車在工作時離合器需要反復進行離合作業,即離合器分離軸承需要反復建壓或泄壓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離合器分離軸承內的零部件在工作時將長期摩擦,出現磨損和刮傷,影響產品使用壽命,甚至導致產品無法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使用壽命更高的帶減磨條的離合器分離軸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帶減磨條的離合器分離軸承,包括有環形油腔、密封圈及分離套筒,環形油腔的內側為管狀體,密封圈設在環形油腔內并套在管狀體上可軸向活動,分離套筒套設在管狀體上并且分離套筒在環形油腔的開口處可軸向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套筒的內壁上設有凹槽圈,凹槽圈與分離套筒同軸設置,凹槽圈內設置減磨條,減磨條的內徑小于分離套筒的內徑。
所述凹槽圈至少設有1圈,每圈凹槽圈內分別設置減磨條,各減磨條的內圈形成一個圓柱面,該圓柱面與管狀體外壁配合。
所述環形油腔設置在缸體上,所述缸體一體設計,缸體的內側部分為所述管狀體,管狀體與環形油腔同心設置,缸體的外側為缸體的回位彈簧安裝座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避免套筒與缸體之間相互摩擦而導致的磨損和刮傷,能夠提高離合器分離軸承的使用壽命。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的有關細節及工作原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背景技術中的離合器分離軸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方式中為帶減磨條的離合器分離軸承,包括有環形油腔10、密封圈104及分離套筒107。環形油腔的內側為管狀體11(即管狀結構),密封圈104設在環形油腔10內并套在管狀體11上可軸向活動,離合器分離軸承將在環形油腔11內進行建壓和泄壓作業。缸體上設置與環形油腔連通的油路,通過油路來進行壓力的控制,也可以通過油路來進行環形油腔抽真空處理。分離套筒107套設在管狀體11上并且分離套筒在環形油腔10的開口處可軸向活動,在建壓和泄壓過程中,分離套筒在回位彈簧102的配合下,將會在管狀部分上軸向來回活動。分離套筒107的內壁上設有凹槽圈,凹槽圈與分離套筒同軸設置,凹槽圈內設置減磨條105,減磨條的內徑小于分離套筒的內徑,即減磨條將凸出分離套筒的內圈面,讓減磨條與管狀體進行摩擦,避免套筒與缸體之間相互摩擦而導致的磨損和刮傷,能夠提高離合器分離軸承的使用壽命。凹槽圈至少設有1圈,每圈凹槽圈內分別設置減磨條,減磨條嵌在凹槽條內,各減磨條的內圈形成一個圓柱面,該圓柱面與管狀體外壁配合,通過減磨條能夠避免套筒與缸體之間相互摩擦而導致的磨損和刮傷,確保密封性,提高離合器分離軸承的使用壽命。回位彈簧設置缸體的回位彈簧安裝座部分12上,回位彈簧外側用防護罩103罩住,防護罩可以進行折疊收縮、舒張,回位彈簧和防護罩一端連接在缸體上,回位彈簧和防護罩的另一端通過連接座設置在分離套筒或軸承組件上,軸承組件106包括軸承和軸承座,軸承座連接在分離套筒上。
本實施方式中缸體可以采用一體設計,在缸體上直接設置所述環形油腔,缸體的內側部分為所述管狀體,管狀體與環形油腔同心設置,缸體的外側為缸體的回位彈簧安裝座部分12。本實施方式中的一體設計為一體成型設計,可以將整塊材料進行車床加工出來,也可以采用3D打印工藝,缸體一體設計無縫連接。采用了一體設計的缸體,使缸體上具有環形油腔和管狀部分,免去了通過限位平墊、鋼套、矩型圈再通過鉚接、鉚壓等工藝連接在無管狀體的缸體上,無需限位平墊、鋼套、矩型圈等,能夠使離合器分離軸承總成在零部件裝配方面更加簡化,效率更高。當然,環形油腔也可以采用鋼套與不帶管狀體缸體裝配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尚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尚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208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