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用三分量磁波雙向透地監測預警指揮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88945.1 | 申請日: | 2015-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9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燕清;李云波;肖勇;田西方;王侃;康躍明;韓超超;張軍;康厚清;許洋鋮;覃海明;閻家光;何昭友;秦偉;耿新林;李盼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9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用三 分量 雙向 監測 預警 指揮系統 | ||
1.礦用三分量磁波雙向透地監測預警指揮系統,包括地面裝置(A1) 和井下裝置(B),地面裝置和井下裝置通過電磁波穿透地層實現參數的 監測和預警指揮;所述地面裝置(A1)包括第一處理終端(A10)、第 一發射機(A20),第一接收機(A30)、第一發射天線(A40)和第一接 收天線(A50);所述井下裝置(B)包括井下中繼基站裝置(B1)和若 干個井下便攜式裝置(B2);所述井下中繼基站裝置(B1)包括第二處 理終端(B10)、第二發射機(B20),第二接收機(B30)、第一環境參 數采集模塊(B40)、第二發射天線(B50)和第二接收天線(B60);井 下便攜式裝置(B2)包括第三處理終端(B70)、第一發射接收機(B80)、 第二環境參數采集模塊(B90)和第一天線(B100);其特征在于:
第一處理終端(A10):用于向第一發射機發射編碼數據流,并且用 于對第一接收機傳送來的數據流進行解碼、分析及預警;
第一發射機(A20):用于接收第一處理終端輸出的編碼數據流,將 編碼數據流轉換為模擬信號,再進行放大處理后發送至第一發射天線;
第一接收機(A30):用于處理第一接收天線送來的信號,并將處理 好的信號發送至第一處理終端;
第一發射天線(A40):用于將第一發射機發送來的信號發射出去;
第一接收天線(A50):用于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至第一接收機;
第二處理終端(B10):用于向第二發射機發射編碼數據流,且用于 對第二接收機傳送來的信息進行解碼,還用于對第一環境參數采集模塊 送來的數據進行處理;
第二發射機(B20):用于接收第二處理終端輸出的編碼數據流,將 編碼數據流轉換為模擬信號,再進行放大處理后發送至第二發射天線;
第二接收機(B30):用于處理第二接收天線上傳送來的信號,并將 處理好的信號發送至第二處理終端;
第一環境參數采集模塊(B40):用于采集井下環境參數,并將采集 到的數據發送至第二處理終端;
第二發射天線(B50):用于將第二發射機發送來的信號發射出去;
第二接收天線(B60):用于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至第二接收機;
第三處理終端(B70):用于向第一發射接收機發送編碼數據流,并 且用于對第一發射接收機傳送來的數據流解碼;還用于對第二環境參數 采集模塊送來的數據進行處理;
第一發射接收機(B80):用于接收來自第一天線的信號,對該信號 進行處理,將處理后的信號發送至第三處理終端;并且用于將第三處理 終端送來的數據流轉換為模擬信號,再進行放大處理后發送至第一天 線;
第二環境參數采集模塊(B90):用于采集井下環境參數,并將采集 到的數據發送至第三處理終端;
第一天線(B100),用于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至第一發射接收機, 并且用于將第一發射接收機送來的信號發射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8894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