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改善電池片表面層導電類型的擴散石英舟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61829.0 | 申請日: | 2015-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91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洋;馬東陽;陳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綠華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673 | 分類號: | H01L21/673;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改善 電池 表面 導電 類型 擴散 石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英舟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改善電池片表面層導電類型的擴散石英舟結構。
背景技術
我們制作太陽能電池的硅片是P型的半導體材料。如果我們把這種P型硅片放在一個石英容器內,同時將含磷的氣體通入這個石英容器內,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這時N型雜質磷可從化合物中分解出來,在容器內充滿著含磷的蒸汽,在硅片周圍包圍著許許多多的磷的分子。根據擴散的基本原理,磷雜質會向硅片內部滲透擴散。在靠近硅片表面的薄層內擴散進去的磷原子最多,距表面愈遠,磷原子愈少。也就是說,雜質濃度(磷濃度)隨著距硅表面距離的增加而減少。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雜質原子向半導體晶片內部擴散的方法,改變半導體晶片表面層的導電類型,從而形成P、N結,這就是用擴散法制造P-N結的基本原理。
擴散是在800-850℃進行的,擴散一管工藝時間90分鐘左右。由于溫度高、時間長,導致能耗大。因此擴散一管產量直接關系整個能耗的高低。目前普遍使用400片一管的石英舟,這種舟的優點在于擴散時方塊電阻的均勻性好,但是產量低、能耗大;另外800片一管的石英舟優點是產量大,但是方塊電阻的均勻性差。
中國專利201420489217.9,公開一種石英舟,用于承載硅片,包括:支撐腿、固定在所述支撐腿上的石英框架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英框架上的第一石英柱和第二石英柱;所述第一石英柱上設置有180個彼此平行且等距的第一石英舟槽,所述第二石英柱上設置有180個彼此平行且等距的第二石英舟槽,所述第一石英舟槽和所述第二石英舟槽對應設置,所述硅片通過所述第一石英舟槽和所述第二石英舟槽被承載在所述石英舟上。此結構相對復雜,而且使用性能相對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同時兼顧方塊電阻均勻性的同時增加產量,以達到減少能耗目的的用于改善電池片表面層導電類型的擴散石英舟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用于改善電池片表面層導電類型的擴散石英舟結構,包括舟體,所述的舟體的兩側端分別設有呈對稱狀分布的卡槽組件,所述的卡槽組件包括上槽棒和下槽棒,所述的上槽棒與下槽棒中分別設有卡槽和插入缺口,所述的插入缺口位于卡槽的上部,所述的卡槽的寬度為0.45-0.56mm,所述的插入缺口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狀,所述的插入缺口的張開角度為60度,所述的上槽棒與下槽棒的數量分別為127個;
二個卡槽組件中上槽棒和下槽棒的四槽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該平面與舟體的軸向中心線夾角為90度;
所述的舟體的上部設有上固定架,所述的上固定架的兩側端呈45度傾斜分布,所述的上固定架中設有上固定孔,所述的舟體的上端中設有一對呈間隔狀分布的中固定孔,所述的舟體的下端中設有一對呈間隔狀分布的下固定孔,中固定孔間的間距大于下固定孔的間距,所述的下固定孔間的間距為100mm;
所述的舟體中設有溫度傳感器。
作為優選,相鄰卡槽中心線間的間距為3.75,所述的舟體的底部設有支撐腳,所述的中固定孔與下固定孔的間距為80mm。
此結構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產量增加了25%。
溫度傳感器能實時監測舟體的溫度,當舟體過高時,及時向控制中心發出警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吸收正電極主柵結構,結構簡單,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轉換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上槽棒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部上槽棒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用于改善電池片表面層導電類型的擴散石英舟結構,包括舟體1,所述的舟體1的兩側端分別設有呈對稱狀分布的卡槽組件,所述的卡槽組件包括上槽棒2和下槽棒3,所述的上槽棒2與下槽棒3中分別設有卡槽4和插入缺口5,所述的插入缺口5位于卡槽4的上部,所述的卡槽4的寬度為0.45-0.56mm,所述的插入缺口5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狀,所述的插入缺口5的張開角度為60度,所述的上槽棒2與下槽棒3的數量分別為127個;
二個卡槽組件中上槽棒2和下槽棒3的四槽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該平面與舟體1的軸向中心線夾角為9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綠華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經綠華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61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BCD器件
- 下一篇:汽車用異形二極管自動切斷整形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