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0181.4 | 申請日: | 2015-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6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冰;嚴進喜;劉召臣;王廣;唐培明;陳正權;王永麗;嚴朝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大同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聯拱 pba 地鐵 車站 主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鐵車站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
背景技術
“PBA法”是利用小導洞施作樁梁形成主要傳力結構,在暗挖拱蓋下進行內坑開挖,常規采用“PBA法”施工地鐵車站時,一般均經過八個主要步驟。地鐵暗挖車站施工PBA法(也稱洞樁法)于20世紀90年代在北京地鐵復八線天安門西站施工中首次應用并取得成功,屬于較新的一種施工工法。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近些年來PBA法在北京地鐵宣武門站、王府井站、國貿站,沈陽地鐵青年大街站,大連地鐵星海廣場站等地鐵車站施工中逐漸被廣泛應用。
地鐵車站采用PBA法施工相對于明挖法車站施工而言,其基本不受地面道路交通、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的影響,征地拆遷、交通導改和管線改移等前期工作投入較小且容易開展。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蓬勃發展,PBA法暗挖車站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大量工程實踐及理論研究,PBA暗挖車站施工技術不斷完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使城市繁華街道中地鐵車站修建所面臨的交通導改、管線改移和房屋拆遷等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現已較多地應用于地面交通繁華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設中,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但目前國內采用的PBA暗挖地鐵車站基本為一柱兩拱或兩柱三拱結構,暗挖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需在主體之外另行設置面積較大的風道或設備用房,這就增大了施工所需地面占地面積,加大了拆改工作量及前期投入,同時帶來了很多工期上的不確定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其結構設計合理、整體結構穩固、造價低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四聯拱結構且能一次暗挖施工成型,施工工期能得到有效保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開挖形成的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多根由前至后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左側的左邊樁、多根由前至后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右側的右邊樁、三組由左至右布設于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內部的中柱、搭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中部且呈水平向布設的中板和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正上方的主體拱部,三組所述中柱均位于左邊樁和右邊樁之間且每組所述中柱均包括多根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所述中柱,三組所述中柱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所述左邊樁、右邊樁、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均呈豎直向布設;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底部由左至右設置有第一底縱梁、第二底縱梁和第三底縱梁,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頂部由左至右設置有第一頂縱梁、第二頂縱梁和第三頂縱梁,所述第一頂縱梁、第二頂縱梁和第三頂縱梁分別位于第一底縱梁、第二底縱梁和第三底縱梁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底縱梁、第二底縱梁、第三底縱梁、第一頂縱梁、第二頂縱梁和第三頂縱梁均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布設,多根所述第一中柱均支撐于第一底縱梁與第一頂縱梁之間,多根所述第二中柱均支撐于第二底縱梁與第二頂縱梁之間,多根所述第三中柱均支撐于第三底縱梁與第三頂縱梁之間;每組所述中柱中前后相鄰兩根所述中柱的中部之間均設置有一根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布設的中縱梁;所述中板搭設于三組所述中柱的中部,所述中板左側支撐在多根所述左邊樁上且其右側支撐在多根所述右邊樁上,所述中板支撐在所述中縱梁上;
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底板和側墻上均設置有車站主體結構二次襯砌結構;所述主體拱部的左右兩側拱腳分別支撐在左側冠梁和右側冠梁上,所述左側冠梁和右側冠梁呈平行布設,所述左側冠梁支撐于多根所述左邊樁頂部,且右側冠梁支撐于多根所述右邊樁頂部;所述主體拱部為四聯拱且其由第一拱段、第二拱段、第三拱段和第四拱段從左至右連接而成,所述第一拱段支撐于左側冠梁與第一頂縱梁之間,所述第二拱段支撐于第一頂縱梁與第二頂縱梁之間,所述第三拱段支撐于第二頂縱梁與第三頂縱梁之間,所述第四拱段支撐于第三頂縱梁與右側冠梁之間;所述第一拱段、第二拱段、第三拱段和第四拱段的結構相同且其均包括初支扣拱和布設在初支扣拱下方的扣拱二次襯砌結構,所述車站主體結構二次襯砌結構與所述主體拱部的扣拱二次襯砌結構連接組成一個整體式二次襯砌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01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油冷卻器
- 下一篇:智能式氣井排采增產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