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0181.4 | 申請日: | 2015-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6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冰;嚴進喜;劉召臣;王廣;唐培明;陳正權;王永麗;嚴朝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大同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聯拱 pba 地鐵 車站 主體 結構 | ||
1.一種四聯拱PBA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開挖形成的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多根由前至后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左側的左邊樁(1)、多根由前至后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右側的右邊樁(2)、三組由左至右布設于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內部的中柱、搭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中部且呈水平向布設的中板(3)和布設在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正上方的主體拱部,三組所述中柱均位于左邊樁(1)和右邊樁(2)之間且每組所述中柱均包括多根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所述中柱,三組所述中柱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中柱(4)、第二中柱(5)和第三中柱(6);所述左邊樁(1)、右邊樁(2)、第一中柱(4)、第二中柱(5)和第三中柱(6)均呈豎直向布設;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底部由左至右設置有第一底縱梁(7-1)、第二底縱梁(7-2)和第三底縱梁(7-3),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頂部由左至右設置有第一頂縱梁(8-1)、第二頂縱梁(8-2)和第三頂縱梁(8-3),所述第一頂縱梁(8-1)、第二頂縱梁(8-2)和第三頂縱梁(8-3)分別位于第一底縱梁(7-1)、第二底縱梁(7-2)和第三底縱梁(7-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底縱梁(7-1)、第二底縱梁(7-2)、第三底縱梁(7-3)、第一頂縱梁(8-1)、第二頂縱梁(8-2)和第三頂縱梁(8-3)均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布設,多根所述第一中柱(4)均支撐于第一底縱梁(7-1)與第一頂縱梁(8-1)之間,多根所述第二中柱(5)均支撐于第二底縱梁(7-2)與第二頂縱梁(8-2)之間,多根所述第三中柱(6)均支撐于第三底縱梁(7-3)與第三頂縱梁(8-3)之間;每組所述中柱中前后相鄰兩根所述中柱的中部之間均設置有一根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布設的中縱梁;所述中板(3)搭設于三組所述中柱的中部,所述中板(3)左側支撐在多根所述左邊樁(1)上且其右側支撐在多根所述右邊樁(2)上,所述中板(3)支撐在所述中縱梁上;
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底板和側墻上均設置有車站主體結構二次襯砌結構(9);所述主體拱部的左右兩側拱腳分別支撐在左側冠梁(10)和右側冠梁(11)上,所述左側冠梁(10)和右側冠梁(11)呈平行布設,所述左側冠梁(10)支撐于多根所述左邊樁(1)頂部,且右側冠梁(11)支撐于多根所述右邊樁(2)頂部;所述主體拱部為四聯拱且其由第一拱段(12)、第二拱段(13)、第三拱段(14)和第四拱段(15)從左至右連接而成,所述第一拱段(12)支撐于左側冠梁(10)與第一頂縱梁(8-1)之間,所述第二拱段(13)支撐于第一頂縱梁(8-1)與第二頂縱梁(8-2)之間,所述第三拱段(14)支撐于第二頂縱梁(8-2)與第三頂縱梁(8-3)之間,所述第四拱段(15)支撐于第三頂縱梁(8-3)與右側冠梁(11)之間;所述第一拱段(12)、第二拱段(13)、第三拱段(14)和第四拱段(15)的結構相同且其均包括初支扣拱(18)和布設在初支扣拱(18)下方的扣拱二次襯砌結構(19),所述車站主體結構二次襯砌結構(9)與所述主體拱部的扣拱二次襯砌結構(19)連接組成一個整體式二次襯砌結構;
所述左側冠梁(10)布設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上部第一導洞(16-1)的外側邊墻底部,所述右側冠梁(11)布設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上部第五導洞(16-5)的外側邊墻底部,所述第一頂縱梁(8-1)、第二頂縱梁(8-2)和第三頂縱梁(8-3)分別布設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上部第二導洞(16-2)、上部第三導洞(16-3)和上部第四導洞(16-4)的內側上部,所述第一底縱梁(7-1)、第二底縱梁(7-2)和第三底縱梁(7-3)分別布設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下部第二導洞(17-2)、下部第三導洞(17-3)和下部第四導洞(17-4)的內側下部,多根所述左邊樁(1)的底部均支撐于第一水平基礎(18-1)上,多根所述右邊樁(2)的底部均支撐于第五水平基礎(18-5)上,所述第一水平基礎(18-1)和第五水平基礎(18-5)均沿所述車站內部主體結構的縱向長度方向布設,所述第一水平基礎(18-1)位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下部第一導洞(17-1)的內側底部,所述第五水平基礎(18-5)位于預先開挖形成的下部第五導洞(17-5)的內側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018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油冷卻器
- 下一篇:智能式氣井排采增產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