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座椅地腳裝置、座椅和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2124.0 | 申請日: | 2015-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68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丁成;彭昌坤;董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27 | 分類號: | B60N2/4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椅 地腳 裝置 汽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座椅地腳裝置、座椅和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汽車安全性能的日益關注,以及汽車碰撞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安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得到普遍的重視。
在汽車碰撞過程中,乘員由于慣性向前移動,乘員的頭胸部會與安全氣囊甚至方向盤發生突然猛烈的接觸,為了避免假人向前移動過多,當前很多廠商采取高限力的安全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高限力的安全帶對乘員胸部會造成很大的損傷,如果有一個限制假人向前滑動的座椅,與安全帶一起作用,將會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汽車碰撞時測試時假人向前移動過多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座椅地腳裝置、座椅和汽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座椅地腳裝置,安裝于汽車座椅和汽車底板之間,支撐所述汽車座椅的后部,所述座椅地腳裝置包括:
上支撐塊1,與所述汽車座椅的底面的后端固定;
兩個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于所述上支撐塊1內滑動;
下支撐塊4,與所述汽車底板固定,所述下支撐塊4內設置兩個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于所述下支撐塊4內滑動;
多組支撐連桿組上下排列,設置于所述上支撐塊1和所述下支撐塊4之間,相鄰的兩組所述支撐桿組之間互相鉸接,每組支撐連桿組包括兩個互相鉸接的支撐連桿3;
位于最上方的一組所述支撐連桿組的兩個所述支撐連桿3分別與一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連接,位于最下方的一組所述支撐連桿組的兩個所述支撐連桿3分別與一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連接;
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和/或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與一供電電路連接產生電磁;
碰撞傳感器6,與所述供電電路連接;
所述上支撐塊1的高度至少包括兩個狀態:所述碰撞傳感器6發出碰撞信號時,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之間的電磁極性為同性和/或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的電磁極性為同性,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分離和/或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分離,所述多組支撐連桿組沿豎直方向折疊,所述上支撐塊1下降至第一高度H1;及所述碰撞傳感器6未發出碰撞信號時,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的電磁極性為異性和/或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的電磁極性為異性,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吸合和/或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吸合,所述多組支撐連桿組沿豎直方向保持支撐所述上支撐塊1位于第二高度H2。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供電電路包括:
一蓄電池7;
一控制開關8,與所述蓄電池7和所述碰撞傳感器6分別連接;
所述控制開關8通過兩條控制線與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上設置的電磁鐵相連;每條所述控制線分別連接兩個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上設置的電磁鐵。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碰撞傳感器6與所述控制開關8相連。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支撐桿組的一所述支撐連桿3與相鄰的所述支撐桿組的一所述支撐連桿3互相鉸接。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控制開關8通過兩條控制線與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上設置的電磁鐵相連;每條所述控制線分別連接兩個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上設置的電磁鐵相連。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蓄電池7、所述控制開關8和所述碰撞傳感器6均布置在所述下支撐塊4內。
進一步來說,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中,所述上支撐連桿固定塊2和所述下支撐連桿固定塊5的底部安裝有滾輪,所述上支撐塊1和所述下支撐塊4內設置有軌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座椅,包括如上任意一項所述的座椅地腳裝置。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座椅地腳裝置,在碰撞時降低與座椅連接的上支撐塊的高度,使得座椅可以在碰撞過程中發生向后旋轉。由于乘員受到座椅對其向后的力,對乘員向前運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從而限制了乘員向前滑動的前移量,增大乘員生存空間,起到在正面碰撞過程中對乘員胸部保護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座椅地腳裝置未發生碰撞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座椅地腳裝置發生碰撞時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21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感應式智能汽車駕駛水座墊
- 下一篇:防酒駕汽車安全駕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