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柴電混合動力井下機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6422.7 | 申請日: | 2015-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15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鮑久圣;楊帥;葛世榮;李增松;韓培欣;陰妍;張成軍;楊善國;馬馳;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C3/00 | 分類號: | B61C3/00;B60K6/42;B60L7/00;B60L7/2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25 | 代理人: | 孫彬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井下 機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機車,具體涉及一種柴電混合動力井下機車,屬于煤礦井下運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以機車為牽引設備的有軌運輸是礦井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現有的機車有電牽引和柴油機驅動兩種,我國現在的電機車主要有架線式電機車和蓄電池電機車兩類,其廣泛應用于煤礦井下運輸系統中。然而,傳統的架線式電機車基礎建設投資大,由于極易產生火花,引發瓦斯爆炸,對適用環境有嚴格要求;而蓄電池電機車電池體積大、續航能力弱、動力不足、充電工序繁瑣、效率低,嚴重制約長距離運輸。相較電機車,柴油機車在煤礦下應用范圍小,主要由于柴油機車振動噪聲大,炭煙和顆粒物排放嚴重,嚴重危害井下環境,影響煤礦工人身心健康。因此,現有機車嚴重制約煤礦運輸的高效、連續、可靠、環保運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柴電混合動力井下機車,防火花,防瓦斯爆炸,具有良好的續航能力和驅動能力,同時又不會對井下環境產生嚴重污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柴電混合動力井下機車,包括行駛系統、傳動系統、動力系統、輔助系統和制動系統,行駛系統包括車架、司機室和車輪;傳動系統包括扭矩耦合器、傳動裝置、傳動軸、車輪軸和軸箱;動力系統包括蓄電池、電動機、柴油機和發電機,電動機與蓄電池電連接,發電機與柴油機連接;輔助系統包括照明信號燈、電喇叭、顯示屏、操作手柄和控制裝置,照明信號燈、電喇叭、顯示屏、操作手柄與控制裝置電連接;柴油機與電動機呈并列形式安裝,柴油機、電動機分別通過第二離合器、聯軸器與扭矩耦合器連接,柴油機另一端通過第三離合器與發電機連接,扭矩耦合器通過第一離合器與傳動裝置相連接;第二離合器、第三離合器、柴油機、發電機、電動機、扭矩耦合器與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的,控制裝置包括五種控制模塊,分別為柴油機控制子模塊、智能電池控制子模塊、電動機控制子模塊、輔助監測子模塊和整車控制模塊,柴油機控制子模塊、智能電池控制子模塊、電動機控制子模塊、輔助監測子模塊均與整車控制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的,扭矩耦合器為齒輪組合的耦合裝置。
進一步的,電動機為同步電動機。
進一步的,還包括防爆水洗箱,防爆水洗箱與柴油機連接。
進一步的,蓄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
進一步的,控制裝置為PLC控制器。
進一步的,還包括撒砂裝置,撒砂裝置設置在車輪外側。
進一步的,柴油機、發電機、蓄電池、電動機、控制裝置、第一離合器、第二離合器和第三離合器均為防爆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多種工作模式:在機車啟動和正常行駛時,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由電動機驅動機車行駛;當蓄電池電量不足需要充電時,通過離合器的組合,使得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給蓄電池充電;在機車重載或加速階段電動機驅動能力不足時,斷開柴油機與發電機之間的連接,柴油機和電動機通過扭矩耦合器共同驅動機車行駛;在機車減速和制動時,斷開柴油機與扭矩耦合器之間的連接,電動機處于電磁制動狀態,不僅可將制動能量回收到蓄電池中,還可配合機械制動系統實施制動;通過動力混合與控制模式的有機結合,既解決了蓄電池機車動力不足、架線式電機車基建投資大、易發生電火花、只能在低沼氣礦井進風的主要運輸巷道內使用等缺點,又避免了柴油機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減輕井下空氣污染;同時,其速度快、運能充足,持續時間長、工作效率高,對于推動煤礦井下高效連續運輸有積極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裝置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工作流程圖。
圖中:1、司機室,2、蓄電池,3、防爆水洗箱,4、油箱,5、撒砂裝置,6、車輪,7、軸箱,8、車輪軸,9、傳動軸,10、傳動裝置,11、扭矩耦合器,12、聯軸器,13、電動機,14、車架,15、制動裝置,16、第一離合器,17、第二離合器,18、柴油機,19、第三離合器,20、發電機,21、電喇叭,22、照明信號燈,23、操作手柄,24、顯示屏,25、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642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軌道車輛用附件安裝裝置
- 下一篇:防止漏水的靜音連接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