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胎面打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85854.3 | 申請日: | 2015-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62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瑜;房召杰;趙士朋;徐后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銘隆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50 | 分類號: | B24B5/50;B29D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蘇雪雪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加工設備,尤其是一種胎面打磨機。
背景技術
現有胎面打磨機都是通過氣缸拉動胎面,實現打磨,但由于打磨時胎面只能向一側移動,且剛放入胎面時氣缸與打磨鋼絲輪之間的那段胎面是打磨不到的,需要把胎面調頭再打磨,比較費時,現有的胎面打磨機大多不可調節打磨厚度,且不具備吸塵裝置,打磨過程中,胎面會存有灰塵從而使用過程易發生脫膠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胎面打磨機,它具有進風和吸塵裝置保證了胎面上不會存有灰塵從而防止了使用過程中脫膠現象的發生,打磨厚度易調節,可一次性打磨完整的胎面,人力用量少,安全系數高,可使每條胎面在打磨的過程中達到行業對胎面的使用標準,確保不浪費每條輪胎的使用價值,減少能源損耗,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胎面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
可調速電機,其固定安裝于機架上;
第一鏈輪,其與可調速電機的轉軸相固接;
減速器,其輸入軸與第二鏈輪相固接,其輸出軸與第三鏈輪相固接,所述第二鏈輪通過鏈條與第一鏈輪相連接;
第四鏈輪,其與機架通過轉軸轉動連接且通過鏈條與第三鏈輪相連接;
主驅托輥,其與第四鏈輪同軸固接,所述主驅托輥與機架轉動連接;
壓輥,其位于主驅托輥的正上方,所述壓輥的軸線方向與主驅托輥的軸線方向相一致;
用于使壓輥作升降動作的升降機構,其安裝于機架上;
第一升降氣缸,其固接于機架上;
下承載平臺,其固接于第一升降氣缸的氣缸桿的自由端上;
滑套,其固接于機架上;
上承載平臺,其通過滑桿與下承載平臺相固接,所述滑桿穿裝于滑套中并與滑套滑動連接;
打磨電機,其固定安裝于下承載平臺上;
第五鏈輪,其與打磨電機的轉軸相連接;
第六鏈輪,其轉動連接于上承載平臺上并通過鏈條與第五鏈輪相連接;
打磨輥,其與上承載平臺轉動連接并與第六鏈輪同軸連接,所述打磨輥上套裝有打磨鋼絲套;
自由托輥,其位于打磨輥的正下方并與機架轉動連接;
電控箱,其安裝于機架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升降機構主要由支架、第二升降氣缸和連接件組成,所述支架與機架相固接,所述第二升降氣缸固定安裝于支架上,所述連接件與第二升降氣缸的氣缸桿的自由端相固接,所述壓輥的兩端與連接件轉動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進風通道和吸塵通道,所述進風通道和吸塵通道安裝于上承載平臺上,所述進風通道的進風端連接風機,出風端分置于打磨輥的兩側;所述吸塵通道的吸塵端位于打磨輥的正上方,出塵端連接吸塵機。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用于限制第一升降氣缸收縮時最大行程的可調節式限位裝置,所述下承載平臺的下方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與機架相固接,所述可調節式限位裝置擱置于底板上,位于底板和下承載平臺之間;所述可調節式限位裝置由固定部和升降部組成,所述升降部與固定部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具有進風和吸塵裝置保證了胎面上不會存有灰塵從而防止了使用過程中脫膠現象的發生,打磨厚度易調節,可一次性打磨完整的胎面,人力用量少,安全系數高,可使每條胎面在打磨的過程中達到行業對胎面的使用標準,確保不浪費每條輪胎的使用價值,減少能源損耗。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可調節式限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文中所述方位詞頂、底、左、右均是以圖1所示的視圖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胎面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1;
可調速電機10,其固定安裝于機架1上;
第一鏈輪11,其與可調速電機10的轉軸相固接;
減速器14,其輸入軸與第二鏈輪15相固接,其輸出軸與第三鏈輪13相固接,所述第二鏈輪15通過鏈條與第一鏈輪11相連接;
第四鏈輪16,其與機架1通過轉軸轉動連接且通過鏈條與第三鏈輪13相連接;
主驅托輥17,其與第四鏈輪16同軸固接,所述主驅托輥17與機架1轉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銘隆工貿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銘隆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858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