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軸水下航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82326.2 | 申請日: | 2015-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715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杜凱;周杰;孔祥洪;胡慶松;向鵬;胡勝兵;馬學超;李瑞輝;董鵬飛;錢衛國;周華;陳新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慶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航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下航行器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三軸水下航行器。
背景技術
網箱養魚就是用人工特制的網箱,放置在湖泊、水庫、河流及較大的池塘中,采用嚴格地人工控制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水體自然資源,加大人工投餌量的一種快速、高產的養魚技術。
在使用網箱養魚時需定期檢查網箱是否完好無損,由于一時的疏忽而導致養殖失敗的事例,在生產實踐中是經常發生。檢查網箱除了通過觀察外網是否有魚、標志魚是否存在或減少、魚群活動是否正常等隨時檢查外,定期地對箱體進行全面而寸分仔緞的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檢查網箱至少應有兩人各站網報一端,輕輕將網箱一邊網衣拉出水面,從上到下仔細檢查,注意盡量不驚擾魚群,因此檢查網箱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
此外,網箱入水一段時間后由于生物附生、有機物附著而造成網目的堵塞,影響水體交換,不利于箱內糞便、殘餌的排除和天然餌料、溶氧的補給,因此必須經常洗刷網片。但如果洗刷的頻率過高,雖然網箱可保證清潔,但耗費的人力很大,而如果洗刷頻率太低,又不能保證網目的通暢性,影響魚類生長,而且網目的堵塞情況并不是均勻的,有的地方比較嚴重,有的地方比較輕微,如果每次都全部清洗一遍,仍舊很費力。
因此,亟需一種能降低網箱檢查時的勞動強度、提高檢查效率的裝置。
目前有一種可用于民用方面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是水下無人航行器(UUV)的一種。自主水下航行器以攝像頭巡線為基礎,輔以電子、計算機、通信和海洋工程等技術,可以在水下沿固定航道行進的航行器。但目前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體積都比較大,無法配合網箱養魚使用,且在水下工作時易影響魚類生長。
關于能與網箱養魚相結合、降低網箱檢查時的勞動強度、提高檢查效率的水下航行器,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軸水下航行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三軸水下航行器,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包括殼體、電子工作艙、投入式液位計和天線;所述的殼體的頂部設有第一推進器,所述的殼體的后側設有第二推進器和第三推進器;所述的電子工作艙固定在殼體下方,所述的電子工作艙設有攝像頭;所述的投入式液位計位于殼體下方,與電子工作艙并列放置;所述的天線通過導線與電子工作艙連接。
所述的第一推進器垂直固定在殼體頂部,所述的第二推進器、第三推進器水平固定在殼體后側,所述的第二推進器與第三推進器左右對稱排列。
所述的電子工作艙為密閉結構。
所述的攝像頭為CMOS攝像頭。
所述的天線與漂浮板固定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推進器、第三推進器可控制水下航行器在水下自由移動,配合自帶的攝像頭,可用來檢測網箱是否完好,無需再將網箱拉出水面檢查,大大減少人力物力;同時也可觀察網箱網目的堵塞情況,在清理時只需清理堵塞較嚴重的部分,避免了清理不及時或清理次數過于頻繁的情況,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
2、本實用新型頂部設有第一推進器,控制第一推進器的轉速可實現水下航行器的定深懸浮,便于監測魚類生長狀態。
3、本實用新型體積較小,在水下工作時對魚類的生長影響較小。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三軸水下航行器的前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三軸水下航行器的后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殼體21.第一推進器
22.第二推進器23.第三推進器
3.電子工作艙31.攝像頭
4.投入式液位計5.天線
51.漂浮板52.導線。
請參看圖1和圖2,圖1是本實用新型是本實用新型三軸水下航行器的前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三軸水下航行器的后部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包括殼體1、電子工作艙3、投入式液位計4和天線5;所述的殼體1的頂部設有第一推進器21,所述的殼體1的后側設有第二推進器22和第三推進器23;所述的電子工作艙3固定在殼體1下方,所述的電子工作艙3設有攝像頭31,所述的攝像頭31為CMOS攝像頭;所述的投入式液位計4位于殼體1下方,與電子工作艙3并列放置;所述的天線5通過導線52與電子工作艙3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823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飛機活動艙骨架的前弧框
- 下一篇:潛水面罩





